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内外资企业的坏帐准备财税差异

录入时间:2006-12-19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一般需要制定具体的坏帐准备计提政策。制度允许采用的计提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帐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在实务当中内外资企业之间、会计与税法要求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内资企业差异
  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为(不考虑收回已核销的坏账因素):
  公式①:会计上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取坏账准备金额-本科目的贷方余额,负数表示企业减提的坏账准备。
  公式②:税法上本期按税法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5‰-(期初应收账款余额×5‰-本期实际发生的坏账);
  如果公式①-公式②为正数,其差额表示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公式①-公式②为负数,其差额表示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假如:
  1.第一年计提坏账准备:2000000×10‰=20000(元)。
  借:管理费用20000
   贷:坏账准备20000
  按税法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2000000×5‰=10000(元);递延税款=(20000-10000)×33%=3300(元)。
  借:递延税款33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00
  2.第二年计提坏账准备:800000×10‰-20000=-12000(元)。
  借:坏账准备12000
   贷:管理费用12000
  按税法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800000-2000000)×5‰=-6000(元)。
  分析:会计上减提坏账准备会增加利润12000元,而按税法规定只应增加利润6000元,所以企业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6000元,结转递延税款=6000×33%=1980(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980
   贷:递延税款1980
  3.第三年发生坏账损失6000元,应冲销已提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6000
   贷:应收账款6000
  提取坏账准备:600000×10‰-(8000-6000)=4000(元)。
  借:管理费用4000
   贷:坏账准备4000
  按税法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600000×5‰-(800000×5‰-6000)=5000(元)。
分析:会计上提取坏账准备会减少利润4000元,而按税法规定应减少利润5000元,所以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00元,结转递延税款=1000×33%=330(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0
   贷:递延税款330
  4.第四年应收账款余额为零,应冲销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0-6000=-6000(元)。
  借:坏账准备6000
   贷:管理费用6000
  按税法规定应冲回坏账准备:0-600000×5‰=-3000(元)。
  分析:会计上冲销坏账准备会增加利润6000元,而按税法规定只应增加利润3000元,所以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000元,结转递延税款=3000×33%=990(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990
  贷:递延税款990
   从上例可以看出,当应收账款余额为零时,递延税款实现了对等性转销,这也说明坏账准备提取比例超过5‰的部分属于时间性差异。另根据国税发〔2003〕45号文件规定,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因此自文件执行之日起,会计与税法在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即坏账准备的计提口径)上不再有差异。
  二、外资企业
  按照规定,只有从事信贷、租赁的外资企业,经税务机关批准,准予税前扣除按照年末应收帐款余额3%计提的坏帐准备;其他类型的外资企业申请税前列支3%的坏帐准备,主管税务机关需要严格审批。实务中特别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后,极少有外资企业申请税前列支3%坏帐准备。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