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重点难点问题解答:小企业如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录入时间:2005-04-11
【中华财税信息网北京04/11/2005信息】 2.62 小企业如何计算发出材料
的实际成本?
小企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计算确定。对不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
材料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按最先
购入成本确认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
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例2-42】某小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月有若干次购入和发出存货,存货发出及结存成本的确定见下表(数量单位:千克;
单价:元/千克)。
甲材料存货明细表
2004年 凭证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月 日 编号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8 1 期初 1000 20 20000
余额
5 购入 1000 19 19000
1000 20 20000
1000 19 19000
8 发出 1000 20 20000 500 19 9500
500 19 9500
14 购入 1500 21 31500 500 19 9500
1500 21 31500
26 发出 500 19 9500 1000 21 21000
500 21 10500
8 31 合计 2500 50500 2500 49500 1000 21 21000
本月发出甲材料成本为49500元,月末库存甲材料成本为21000元。
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贷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
市场价值,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锁,特别是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它是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
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
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
期入库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期末库存存货成本=期末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例2-43】承上例资料,如果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存货成本,其计算过程
如下:
甲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0000+19000+31500/1000+
1000+1500
=20.143(元/千克)
本月发出甲材料成本=2500×20.143=50357.5(元)
月末库存甲材料成本=1000×20.143=20143(元)
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
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但是,这
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
(3)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也称为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进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
以本次进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
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
位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货成本=本次发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例2-44】承【例2-42】资料,采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其存货成本如下:
第一批购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20000+19000/1000+1000
=19.5元(元/千克)
第一批发货的存货成本=1500×19.5=29250(元)
当时结存的存货成本=500×19.5=9750(元)
第二批购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9750+31500/500+1500
=20.625(元/千克)
当时结存的存货成本=1000×20.625=20625(元)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合计为49875(29250+20625)元。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在于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而且计算的
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采用这种方法每次收货都要计
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大。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
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
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
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最为合理、准确,但采用
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
批次,所以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
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以及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
货,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5)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对成本流转的假设与先进先出法相反,它是以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为
假定前提的,对发出存货按最近收进的单价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例2-45】承【例2-42】资料,如果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和期末
存货的成本如下表:
甲材料存货明细表
2004年 凭证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月 日 编号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8 1 期初 1000 20 20000
余额
5 购入 1000 19 19000 1000 20 20000
1000 19 19000
8 发出 1000 19 19000 500 20 10000
500 20 10000
14 购入 1500 21 31500 500 20 10000
1500 21 31500
26 发出 1000 21 21000 500 20 10000
500 21 10500
8 31 合计 2500 50500 2500 50500 1000 20500
本月发出甲材料成本为50500元,月末库存甲材料成本为20500元。
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本期发出存货按照最近收货的
单位成本计算,从而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
之一。不过,与先进先出法一样,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计算起来较为繁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