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制度实务操作指南(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
录入时间:2004-08-03
【中华财税网北京08/03/2004信息】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主要涉及无形资产成本、摊销开始月份、摊销方法、摊销年限、
残值等因素。无形资产成本即为入账价值。至于摊销开始月份、摊销方法和摊销年限,
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摊销。也就是
说,无形资产摊销的开始月份为取得当月,摊销方法为直线法,摊销年限为无形资产
的预计使用年限。比如,某无形资产是2001年3月取得的,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
(没有超过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则其成本应从3月份
开始在3年内平均摊销。
值得注意的是:
(一)无形资产的残值应假定为零
比如,甲企业支付1000万元有偿取得某公路10年期的经营权,则该企业应
在10年内将10年期的经营权成本(假定经营权入账时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1000万元平均摊销。这其中的理由在于,虽然10年后,该公路的经营权仍有相
当大的价值,但对于甲企业来说,它获得的只是该公路10年期的经营权;之后,如
果甲企业仍希望继续拥有该公路的经营权,则需支付另外的款项。支付一定的款项后,
它可以有偿拥有另一个时间段该公路的经营权。
(二)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理论上讲,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反映企业消耗无形资产内含经济利益的方式;
或者说,应反映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因而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可以
有多种,比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或其他方法(比如对公路经营权采用车流量法)。
《小企业会计制度》为简化会计核算,强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只规定采用直线法进
行无形资产摊销。
(三)通常情况下,无形资产成本应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内摊销
在确定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企业应注意考虑多种因素。比如,企业对该
无形资产的预期使用情况,根据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的寿命周期、相关技术和工艺
的发展情况,与该无形资产相配套的其他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等。
但是,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的,
会计制度要求按如下原则确定摊销年限:
1.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
限。
比如,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协议使用乙企业的产品商标,协议期为3年;相关的
法律对所涉及的产品商标有效年限没有明确规定。在这个例子中,甲企业有偿获得的
特许权(商标使用权)的成本的摊销期不应超过3年。
2.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效年
限。
比如,甲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取得一项专利权。按有关法律规定,该专利权的有
效年限不超过5年。在这个例子中,专利权成本的摊销期不应超过5年。
3.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
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较短者。
比如,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协议使用乙企业的品牌,协议期为4年;其次,该品
牌受法律保护的期限为7年(假定已过1年)。也就是说,甲企业使用的该品牌,合
同规定的受益年限为4年,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为6年(对甲企业来说只剩下6年)。
在这个例子中,甲企业应在不超过4年的期限内将获得该品牌发生的成本加以摊销。
4.如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
10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