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制度实务操作指南(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无形资产的确认
录入时间:2004-08-03
【中华财税网北京08/03/2004信息】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
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将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加以
记录并将其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过程。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
加以确认:(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
可靠地计量。也就是说,某个项目要确认为无形资产,首先必须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其次还要符合以上两项条件。
(一)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的项目首先应该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即是企业为生产商品、
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符合无形资产定义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企业能够控制该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
益。这虽是企业一般资产所具有的特征,但对于无形资产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一般
来说,如果企业有权获得某项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同时又能约束其他人获得这
些经济利益,则说明企业控制了该无形资产,或者说控制了该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
益,具体表现为企业拥有该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或企业与他人签订了协议,使得
企业的相关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比如,企业自行研制的技术通过申请依法取得专利
权后,在一定期限内便拥有了该专利技术的法定所有权;又比如企业与其他企业签订
合约受让商标权。由于合约的签订,使商标使用权受让方的相关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反之,如果没有通过法定方式或合约方式认定企业所拥有的控制权,则说明相关
的项目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比如,某企业有一支熟练的员工队伍,且能认定通过
进一步的培训将会使员工的技术更有长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预期员工将会继
续把他们的技术贡献给企业。但是,企业通常无法对因拥有一支熟练的员工队伍以及
对他们进行过培训所引起的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实施足够的控制,因而不能认为符合无
形资产的定义。出于类似的原因,特定的管理或技术才能也不大可能符合无形资产的
定义,除非这些管理或技术才能的利用以及预期从中获得未来经济利益,受到法定权
利的保护。再比如,企业可能拥有一定的客户或市场份额,并且为建立良好的客户关
系和信赖付出了努力,从而期望这些客户继续与其进行商业往来。但是,因为缺乏法
定权利来保护或缺乏其他方式来控制这种客户关系或客户对企业的信赖,所以企业一
般无法对这种客户关系和客户信赖引起的经济利益实施足够的控制,从而不能认为这
些项目(市场份额、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客户信赖)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二)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企业无形资产予以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
项基本条件。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实
施职业判断。在实施这种判断时,需要考虑相关的因素。比如,企业是否有足够的人
力资源、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相关的硬件设备、相关的原材料等来配合无形资产为企
业创造经济利益。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应关注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是否存在相关的
新技术、新产品冲击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技术或据其生产的产品的市场等。总之,在实
施判断时,企业的管理部门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作出最稳
健的估计。
(三)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基本条件。对于无形资产来说。这个条件
显得十分重要。企业自创商誉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但自创商誉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却
难以计量,因而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又比如,一些高新科技企业的科
技人才,假定其与企业签订了服务合同,且合同规定其在一定期限内不能为其他企业
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这些科技人才的知识在规定的期限内预期能够为企业
创造经济利益,但由于这些技术人才的知识难以辨认,加之为形成这些知识所发生的
支出难以计量,从而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加以确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