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差异分析
录入时间:2004-06-23
【中华财税网北京06/23/2004信息】 一、主要差异分析
1.会计运算工具的差异。2.会计数据载体差异。3.账务处理程序的差异。
4.簿记规则不同。5.内部控制方式差异。6.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差异。
二、几点启示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存在许多明显的
差异。因此在构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时,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重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构建过程的基础工作。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
质量关系到会计信息正确性,它在很多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所选择的会计软件系统质量
与运行效率。因此,在构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初期,首先需要选择具有一定实力和
实施经验的会计软件开发商,以降低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的风险。其次,组织会计人员、
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
认识,以便与软件开发人员共同搞好软件实施与运行过程的组织工作。最后,结合本
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分细致准备好会计软件实施的初始设置工作。正确设置各类的代
码,建立标准适用的代码体系,如会计科目、供应商代码、客户代码、存货代码等。
合理定义内部控制项目,如凭证输入的限制条件,会计人员的分工和授权等,整理并
录入各明细科目期初数据。2.重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工作。在系统的
运行后,所有的会计数据都存放在计算机磁盘上,如果数据文件遭到损坏,将会产生
很大的破坏力。例如存货代码文件的数据被破坏,不仅存货核算无法进行,原先输入
的与存货相关的凭证数据也没办法处理。而且还波及与此相关的采购子系统、销售子
系统、总账子系统的数据处理。因此,系统管理员不仅要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会计
主管需要根据会计工作的分工和内部控制的要求,合理定义每位操作员的操作权限。
制定严格的计算机操作规程,避免会计人员在计算机上安装、运行与工作无关的非法
软件,防止病毒感染或人为的破坏。3.重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使会计人员从过去繁琐的手工算账、
记账中解放出来。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促进会计工作职能
发生转变。应重视会计人员自身知识结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要求他们不但要精通本
专业,还要熟悉计算机,具有上机处理基本业务核算工作的能力,掌握一般性故障排
除方法和纠错方法;要使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通晓企业业务数据流程,充分应用信
息技术和专业知识,支持经营决策活动,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Bf2004030711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