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5-10-10
个体工商户作为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是稳就业、保民生、促创新的重要力量。9月以来,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税务局以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为契机,推出“精准施策、便捷服务、合规护航”的组合措施,为这些市场经济的“活跃细胞”注入强劲的“税动力”。
税惠红利从“纸上”落到“账上”
个体工商户普遍面临经营规模小、财务人员缺乏、政策理解不深等问题,如何让税收优惠政策从“纸上”落到“账上”,成为西宁税务部门的首要任务。各区县税务部门摒弃“大水漫灌”式宣传,转向“精准滴灌”,通过“线上推送+线下上门”相结合的方式,将政策红利精准送达商户。
城东区税务部门以辖区内大型综合市场为重点,在中惠国际机电汽配城举办“个体工商户税费政策宣讲专题座谈会”,50余名商户代表齐聚一堂,业务骨干围绕定期定额申报注意事项、税费减免政策适用条件等核心问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解读,并现场演示征纳互动平台操作,帮助商户熟悉在线咨询渠道。而针对火车站商圈商户经营时间集中、流动性强的特点,“税费宣传小队”携带宣传册逐户走访,利用商户经营间隙讲解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优惠政策,收集需求并承诺及时反馈,让商户感受到“事事有回应”的服务温度。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税务局则推出“三个一”服务举措,为商户送上“政策明白纸”,以“图文+案例”形式拆解优惠政策,还按行业定制专属版本;分区域开展“上门送政策服务”,用“大白话”解读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六税两费”减免等政策;开通“远程协助热线”,专人在线指导办税操作。桥头镇农贸市场的手工馍馍店老板马秀兰,正是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以前不懂政策,税务干部上门讲解后才知道,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一年能省近5000元,现在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馍馍品质上。”
城中区税务部门聚焦少数民族商户需求,选拔少数民族青年业务骨干组建“专项宣讲团”,深入大新街夜市开展“点对点”辅导。结合回族、藏族商户经营特点定制“一企一策”礼包,用“接地气”的语言解读社保费缓缴、个税扣除等政策,现场演示电子税务局缴费流程,确保少数民族商户“懂政策、会申报、能享受”。截至目前,宣讲团已累计走访夜市商户30余家,现场解决问题13项。
办税体验从“路上”转到“掌上”
除了真金白银的优惠,办税是否便捷高效,直接关系着个体工商户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西宁市税务部门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大力推动服务模式创新,着力打通办税“快车道”。
流程再造是核心。湟源县税务局针对企业跨区域迁移流程繁琐的痛点,推进迁移登记“一件事”改革。如今,企业只需登录电子税务局提交申请,即可触发线上协同流程,无需在迁出地、迁入地来回奔波;同时,将多表单精简为《企业迁移综合申请表》,实现数据预填、智能校验,大幅减少填报负担。办税人黄女士感慨:“从湟中迁到湟源,在电脑上就能办理迁移,不用抱着材料跑部门,太省心了。”
城中区税务局创新打造“区域微厅”,设立“企业开办・税务联办”专窗,将税务登记、注销等10类事项整合为“一窗受理、系统集成、同步流转”模式,实现新办企业“一键开户”、注销“即办即走”。截至目前,专窗已服务1213户新增市场主体,协助227户个体户顺利注销。城北区税务局则在电子税务局设置“个体工商户服务专窗”,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商户排队时间;借助青藏高原农副产品市场整顿契机,该局还联合市监、市场管理部门开展未办税户“扫街”行动,规范征管秩序,提升商户纳税遵从度。
个体成长从“安心”迈向“远行”
在释放政策红利、优化服务的同时,西宁税务部门通过风险提示、案例辅导,帮助商户树立合规意识,避开经营“暗礁”。
城西区税务局围绕“优服务、防风险”主题,梳理出个体工商户四大常见风险点,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精准推送风险提示,经营五金店的李先生对此点赞:“从电子税务局自动预填申报到风险提示推送,全程省心又透明,再也不用担心踩坑。”湟中区税务局则以案例为鉴,帮助商户筑牢合规防线。永乐超市曾因采购农产品未留存完整凭证,在季度申报时被预警,税务人员上门辅导时,不仅讲解“小额采购可凭收款凭证入账”的政策,还提醒避免“私户收货款”等问题。此后,超市建立“三账一证”制度,每日登记进销台账、每周核对库存、每月梳理财务,全年未再发生合规风险。
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举措,正持续为个体工商户注入发展动能,未来,西宁税务系统将继续深耕服务,以更精准的政策、更高效的服务、更有力的保障,陪伴市场经济的“活跃细胞”不断壮大,让“小个体”撑起“大民生”。
下一篇:黑龙江税务:强化纳税信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