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国税综合信息 > 正文

河北:绿色税制描绘美丽河北生态画卷

录入时间:2024-08-07

  盛夏,放眼燕赵大地,山川林海苍翠连绵,千里沃野生机盎然。从茫茫林海塞罕坝,到蓝绿交织的雄安新区,从巍巍太行最绿的地方,到烟波浩渺的渤海之滨,一个个“绿色梦想”照进现实,一幅天蓝、地绿、水秀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完善绿色税制。

  近年来,河北税务部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绿色税制调节引导作用,赋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税收红利转化为环境红利,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底色。

  正向激励,

  引导排污大户治污减排

  走进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曾经的烟尘与铁腥已难觅踪迹。这座年产钢343万吨的钢铁巨擘,如今绿意盎然。厂区绿化总面积超过57万平方米,生态之美与钢铁之韵在这里和谐交融。

  “传统钢铁生产行业排放污染物较多,宣钢是环保税开征后的首批纳税人之一。”宣钢集团财务部税务科科长马玉洁介绍,“低于规定标准排污可享受环保税减免,政策的正向引导坚定了集团走转型升级、治污减排之路的信心。”

  几年来,宣钢集团斥资20多亿元实施针对焦化、烧结、球团等工序的环保治理项目,采用新型技术净化烟气,实现大幅减排。与传统高炉炼铁工艺相比,同等生产规模下,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0%、二氧化硫30%、粉尘80%。2023年,宣钢集团全年缴纳的环保税和水资源税较转型前分别降低了86.9%和49.8%。

  自2018年环保税开征以来,“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正向激励机制已显现成效,一大批昔日的排污大户通过科学治污成为减排先锋。

  2015年有监测记录以来,PM2.5年均浓度下降65.3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162%,达到262天——这是沧州献县的环保成绩。

  献县扣件铸造产业兴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早年间的扣件多产自农村工厂、家庭作坊,粗放的生产方式导致高耗能、高排放。

  环保税开征后,献县税务局与环保部门深入协作,服务与监管并重,将越来越多的排污企业纳入污染防治监管体系,全县环保税纳税人数量从2018年的349户增加至606户。在环保绩效创A和绿色税收的双重激励下,如今全县300余家扣件铸造企业已全部淘汰传统燃煤炉、实施电炉改造,安装除尘设备,减排效果显著。

  在廊坊市,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为排污企业建档立册,实地走访企业了解环保设备安装、环保数据提取等情况,引导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真正实现“以税控污、以税治污”。

  “新能源叉车及电动装载机替换、脱硫设备‘一用一备’……治污设备耗资不菲,但税务干部的政策辅导帮我们算清了环保账和长远账。”位于廊坊永清经济开发区的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刘倩说。

  该公司投入大笔资金用于环保设备建设,排放污染物浓度持续降低,环保税应税纳税额连年减少。2020年至今,公司因排放大气污染物浓度值低于规定标准,享受418万元的环保税减免支持。

  “绿”税激励之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去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250天,占比68.5%;全省208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中,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5.4%,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3%。

  率先启动水资源税改革,

  催生更多“节水型”企业

  《决定》提出,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

  作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关键一环,资源税旨在推动资源集约化利用。在资源税这一体系内,水资源税是重要组成部分。河北是全国唯一没有大江大河过境的省份,水资源贫乏,地下水超采严重。因此,对于河北而言,水资源税承载着更加特殊的意义。

  2016年7月,河北在全国率先启动水资源税改革,八年来,全省累计征收水资源税149.17亿元。截至2023年底,全省地下水开采量比2014年减少47.2%,基本实现补采平衡。

  “自2020年9月起,公司全面停止使用地下水。总用水量从2017年的1217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424万吨,缴纳水资源税由4558万元降至130万元。”这是曾经的用水大户河北华电石家庄热电有限公司在水资源费改税后产生的变化。

  为了节水,该公司不断创新:优化脱硫、化学制水工艺流程,加大用水回收;实施系统改造,将空压机冷却水引至回收水池回收利用;加强设备维护,减少系统“跑冒滴漏”……水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在处于地下水超采区的保定市莲池区,试点当年,纳入管理的水资源税纳税人79户,而今仅剩8户。河北京石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主动要求接入公共供水管网,不再抽取地下水,全区取水量较征收之初下降87.55%。

  “水资源税改革后,河北遵循‘鼓励使用再生水、合理使用地表水、抑制使用地下水’的原则,实行水资源税差别税额标准。同时,对超采区取用地下水加倍征税,高耗水企业和特种行业税额标准调高,倒逼企业采取节水措施,减少水资源消耗。”河北省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处长刘彦辰介绍。

  资源节约之道,既需节流控用,也应开源循环。为激发企业参与资源循环利用的积极性,一项项好政策落地施行。

  食用菌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菌棒有没有可能“变废为宝”?宽城聚盛园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建立了菌棒循环利用生产线,将废弃菌棒、农田秸秆等废料加工成低碳清洁的生物质燃料,提供给周边十多家生产企业使用,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600吨。

  按照销售自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规定,不久前,一笔22万余元的退税款打到聚盛园公司账上,为公司改进废料加工技术、探索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补充了现金流。

  前不久,“反向开票”政策开始实施,有效推进了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全产业链规范发展。

  该政策规定,作为购买方的资源回收企业可以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具发票,以此抵扣增值税税额或作为资源回收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

  唐山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波算了一笔账:“公司每年回收废弃电子产品超过300万台,共有150家(户)供货商,以前需要挨个联系他们去税务部门办理代开发票,但配合困难,办税成本高、效率低。新政策施行后,回收环节畅通了,企业将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拆解‘换新’业务上。”

  多策组合,

  加快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而行

  去年6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公告,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优化延期至2027年12月31日。

  走进衡水圆道商务服务有限公司销售展厅,来往的消费者纷纷在“绿色税务服务站点”驻足,翻看车购税优惠政策宣传册。市民段先生喜提一辆比亚迪元PLUS:“家里的油车换电车,减免了1.2万多元车购税,以后也不需要再缴纳车船税。自己在享受实惠的同时,也能为减少碳排放出份力。”

  据统计,2023年至今年5月,河北省共减免新能源汽车车船税超1.12亿元,其中今年已减免4577.43万元,同比增长81.58%。

  “绿色红利”不断释放,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步伐稳健。

  2023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2.6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15%。从上下游产业链看,上游锂电池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6%,高于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整体增速30.4个百分点;下游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1%,高于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整体增速9.9个百分点,产业链稳步扩容,为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决定》明确,“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

  在各行各业谋求转型升级、向“绿”发展的路上,河北税务打出引导绿色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组合拳”。

  作为有“中华白瓷鼻祖”美誉的邢窑的分支,石家庄高邑县制陶技艺传承千年,现已成为北方重要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然而,陶瓷生产技艺中高能耗、高污染的致命缺陷,让这一传统行业面临着转型“生死题”。

  引进专业人才,采购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近年来,河北汇力瓷业有限公司投入3500万元推动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迈进,建成“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全自动超低排放系统”,成为当地第一家实现超低排放的陶瓷生产企业。

  税收优惠则为这场“变革”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近三年来,汇力瓷业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600余万元。

  “税收政策既是支持,也是引导,鼓励我们传统企业改进工艺,向‘绿’而行、因‘绿’而兴。”汇力瓷业营销总经理姜南说道。

  河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曹杰锋表示,河北税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决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的部署,按照税务总局要求,进一步推动绿色税制落实落细,以政策助力、服务提效,解企业发展之困,增惠企利民之福,添生态文明之“绿”。(谢琳娜 杨诗 王湘君 本报记者 张士勇)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