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所得税纳税辅导 > 正文

企业所得税计税工资标准变化情况

录入时间:2008-11-13

【中华财税网2008/11/13信息】  问题:近些年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计税工资标准有过几次变化,具体每一阶段的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答:吉财税法联字[2000]43号文件规定,2000年1月1日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计税工资扣除限额的通知》(财税字[1996]43号)所规定计税工资的人均月扣除限额由550元凋整为800元。

  财税[2004]153号文件规定,东北地区企业的计税工资税前扣除标准提高到每月人均1200元,具体扣除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在不超过上述限额内确定。企业在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标准以内实际发放的工资可以在税前扣除。

  上述“东北地区”是指辽宁省(含大连市)、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上述政策自2004年7月1日起执行。

  财税[2006]126号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将企业工资支出的税前扣除限额调整为人均每月1600元。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额在上述扣除限额以内的部分,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据实扣除;超过上述扣除限额的部分,不得扣除。

  吉地税发[2006]118号文件规定,经国务院批准,自2006年7月1日起,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计税工资定额标准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1600元,同时停止执行按20%比例上浮的政策。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