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案例 > 正文

放弃利益筹划法

录入时间:2010-04-22

【中华财税网2010-04-22信息】  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某些情况下需放弃一部分利益,从而能获取更大利益

  例1:2007年4月,李某提前50个月办理内退手续,取得一次性收入6.1万元,内退后仍保留原月工资标准2400元,但不享受以后的加薪和奖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李某应缴个人所得税如下:

  1、先将其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61000÷50=1220(元)

  2、与当月工资合并确定适用税率:1220+2400-1600=2020(元),适用15%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125。

  3、李某应缴个人所得税:(61000+2400-1600)×15%-125=9145(元)

  筹划:对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虽在确定适用税率时,将一次性收入分摊到各月计算确定,但实际计缴时,是以全部收入乘以适用税率,只减除1个月的速算扣除数,因此可理解为只有1个月的收入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其余收入适用全额累进税率。本例确定适用税率的所得额为2020元,上一档税率的临界点为2000元,李某可要求单位少支付一次性收入1000元,或对外进行公益救济性捐赠1000元,就能使应税收入降到临界点以下,使适用税率从15%降低为10%。假设单位少支付李某一次性收入1000元,李某应缴个人所得税如下:

  1、先将其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60000÷50=1200(元)

  2、与当月工资合并确定适用税率:1200+2400-1600=2000(元),适用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25。

  3、李某应缴个人所得税:(60000+2400-1600)×10%-25=6055(元)

  筹划后,虽然李某的税前收入减少1000元,但税后收入增加2090元[(60000-6055)-(61000-9145)]。

  例2:甲公司20×5年应缴企业所得税为33万元。20×5年末,该公司与国内某大型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协议约定该大型企业在20×6年出资2000万元,为甲公司购买国产设备,该设备专门用于为大型企业加工半成品。甲公司预测20×6年至20×0年每年抵免前应缴所得税均为150万元左右。(假设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均为33%)

  1、预计20×6年国产设备投资可抵免企业所得税=2000×40%=800(万元)

  2、预计20×6年至20×0年每年的新增企业所得税=150-33=112(万元)

  3、预计20×6年至20×0年每年抵免后应缴企业所得税为33万元(800>112×5)

  筹划:如果在20×5年末,甲公司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100万元,那么20×5年应缴企业所得税为0,20×6年至20×0年每年新增企业所得税150万元,抵免后应缴企业所得税均为0(800>150×5)。筹划后虽然20×5年增加支出67万元[100×(1-33%)],但此后5年累计可减少所得税费用165万元(33×5),总体还是有利可图。

  需要说明的是,除增加公益救济性捐赠外,企业也可采取推迟部分销售收入实现时间、将减值资产变现、增加可在税前扣除的费用支出等手段,来降低企业所得税基数。

  例3:乙公司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2006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101000元。乙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为:101000×33%=33330(元)

  筹划: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和优惠税率可以看成是全额累进税率,本例中,33%税率的临界点为10万元,临界点处增加的净收入为670元[1000×(1-33%)],临界点处增加的税负为6000元[100000×(33%-27%)],增加的净收入比增加的税负低5330元(6000-670)。

  因此,该公司在2006年12月底之前,增加可在税前全额扣除的捐赠支出1000元(或增加其他可在税前列支的支出1000元),将应纳税所得额降为10万元,其应缴所得税可降为27000元(100000×27%)。筹划后,乙公司净利润可增长5330元[100000×(1-27%)-101000×(1-3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