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增值税税收筹划 > 正文

扶持静脉产业打牢循环经济链条

录入时间:2009-07-27

【中华财税网2009-7-27信息】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能将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代谢物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一般。因此,有人形象地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比作静脉产业。在“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链条中,静脉产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大力扶持静脉产业,打牢循环经济链条,对于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据统计,我国每年可回收的再生资源近1亿吨,价值2000多亿元,其中废钢铁4000多万吨、废纸300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500多万吨、废塑料600万吨、废轮胎5000多万条、其他废旧物资1000多万吨。由于这些废弃物自身难以自然降解,如果社会不加以回收利用,将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回收利用再生资源,还可以节约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低,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长期存在,选择利用再生资源有助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有研究表明,每利用1吨废钢铁,可生产新钢0.85吨,节约铁矿石2吨,节能0.4吨标准煤,少产生1.2吨矿渣;每利用1万吨废纸,可生产纸浆8000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能1.2万吨标准煤,节水100万立方米,节电600万千瓦时。
  再生资源产业还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大量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如今,遍布全国大中城市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已经成为进城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6700多家,从业人员190万人。如果加上60万个回收网点的拾荒大军,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我国必须长期坚持对这一产业的扶持方针。事实上,改革开放30年来,得益于国家的优惠政策,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十五”期间我国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总量为4亿多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2%以上,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值超过了65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20%。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再生资源产业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包括回收体系不健全,经营不尽规范,加工利用技术较为落后,法制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在抵御外部经济动荡时显得十分脆弱,在国家进行政策调整时缺乏应变转换能力。目前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税收政策调控而出现的行业萎缩就是明显体现。
  国际金融危机总会过去,再生资源产业如何走出暂时的经营危机,最终实现长久健康的发展,是政府和行业本身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当前国家应该尽快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政策法规,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地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鼓励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的兼并和整合,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的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另一方面,税收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税收政策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从规范税制角度设计政策调整方案。实际上,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征税环节安排上已几经反复,结果各有利弊。有专家建议,国家可对收废企业实行增值税低税率,对利废企业实行按实抵扣,同时在利废环节对利废部分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返或先征后返。这样既能给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一个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又能把税收优惠真正落在利废企业头上,还便于政府部门监管,避免收废企业多开、虚开和利废企业多抵增值税问题。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