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企业兼营、混合销售中的税收筹划

录入时间:2007-04-2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往往利用跨行业和多元化经营方式抢占市场份额。针对这种情况,《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对纳税人的兼营和混合销售行为税收征管做了明确的规定,纳税人可以据此进行税收筹划。
  税法规定:
  兼营,是指纳税人的经营范围既包括销售货物和增值税应税劳务,又包括提供非应税劳务;但是,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与提供非应税劳务不同时发生在同一购买者身上,即不发生在同一项销售行为中。《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纳税人兼营非应税劳务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不分别核算或不能准确核算的,其应税劳务应与货物或应税劳务一并征收增值税。”“纳税人兼营的非应税劳务是否应当一并征收增值税,由国家税务总局所属征收机关确定。”
  混合销售,是指一项销售行为同时涉及货物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即属营业税征税范围的劳务活动),也就是说,同一项销售行为既包括销售货物又包括提供非应税劳务。其主要特点是:销售货物与提供非应税劳务是由同一纳税人实现,价款是同时从一个购买方取得的;该项非应税劳务是直接为销售货物而发生的,具有较强的从属关系。《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规定: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年货物销售额超过50%,非增值税的应税劳务营业额不到50%的混合销售行为,均视为销售货物,一并征收增值税。对以从事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销售的单位和个人,其混合销售行为应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增值税,但必须单独核算,如果不单独核算就视同销售货物,一并征收增值税。混合销售应由县(含县级)以上的国家税务局确定。国家税务总局对于混合销售又做出几项特珠的规定:1、从事运输业务的单位和个人,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的,所售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征收增值税;2、电信单位(电信局及经电信局批准的其他从事电信业务的单位)自己销售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并为客户提供有关的电信服务的,属于混合销售,征收营业税。对单纯销售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不提供电信服务的,征收增值税。
  筹划思路:
  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主要是对比一下增值税和营业税税负的高低,然后选择低税负的税种。很多人认为增值税税负肯定高于营业税税负,但实际上未必如此。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计税原理是:应纳税额等于企业经营环节的增值额乘以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和经营收入的比率称为增值率,所以,应纳增值税税额也等于经营收入总额乘以增值率再乘以增值税税率。而营业税应纳税额则等于经营收入总额乘以营业税税率。
  为了比较增值税和营业税二者税负高低,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模型。
  假设经营收入总额为Y,标准的增值率为V,增值税税率为t1,营业税税率为t2,则:
  应纳增值税税额=Y×V×t1;
  应纳营业税税额=Y×t2;
  令以上两式相等(即二者税负相等),Y×V×t1=Y×t2,则V=t2÷t1.根据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税率和营业税税率,运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得出几种排列组合方式。其计算数值列表如下:
  t1  17%    13%     4%   6%
  V
  t2
  3%    17.65%  23.08%  75%  50%
  5%    29.41%  38.46%   125%  83.33%
  (t1:增值税税率;V:增值率;t2:营业税税率)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实际的增值率大于V时,纳税人筹划缴纳营业税比较合算;当实际增值率等于V时,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税负完全一样;当实际的增值率小于V时,缴纳增值税比较合算。
  实际增值率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增值率=增值额÷经营收入总额=(经营收入总额-允许扣除项目金额)÷经营收入总额。
  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增值税具有外购项目可抵扣。
  实例分析:
  某建筑材料商店在主营建筑材料批发和零售的同时,还兼营对外承接安装、装饰工程作业。该商店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本月对外发生一笔混合销售业务,销售建筑材料并代客户安装。这批建筑材料的购入价是100万元,该商店以115万元的价格销售并代为安装,该企业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营业税税率为3%)?
  企业实际增值率V=(115-100)÷115×100%=13.04%,而标准的V=3%÷17%×100%=17.64%,企业实际增值率小于D,选择缴纳增值税合算,可以节税115×3%-(115×17%-100×17%)=0.9(万元)。也就是说,该企业应当设法使货物的销售额占到全部营业额的50%以上。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家建筑材料商店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轻于营业税。在实际经营中,纳税人对自己的实际增值率应该较容易测算出来,而标准的增值率只要依据自己可能适用的两税法定的税率,从上表就可以得到。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利用现行的税法规定或创造一定的合理合法的理由向有利的纳税人身份靠拢。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