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用铁腕手段打击跨国公司避税

录入时间:2009-08-14

【中华财税网2009-8-14信息】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防止跨国企业将境外企业的经营亏损转移至境内关联企业,导致税款流失,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下发《关于强化跨境关联交易监控和调查的通知》,要求各地税务部门加强跨境关联交易的监控和调查。
  依笔者理解和判断,国家出台这项政策,不仅是为增加国家税收,更为重要的是,对跨国公司日渐猖獗的避税行为,将出重拳予以打击。因为,近年来,有一种不合情理的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外商企业大面积亏损,涉外税收多年徘徊不前。
  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的亏损是为了避税而人为制造的“假象”。比如,江苏省苏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苏州市外资企业亏损额达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6.2%。另一项统计则显示,跨国公司每年避税给中国造成的税收损失在300亿元以上。而专家的观点是,由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方面的税收还没有计算在内,所以跨国公司实际的避税额度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为什么中国成为了跨国公司避税的天堂?从客观上分析,主要与税收制度安排有关,反避税制度存在着天然缺陷。比如,跨国公司常常利用中国现实法律法规的漏洞为避税找到出口。中国在反避税方面采取的是相对温和的态度,而缺少铁腕政策。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正式公布过一家因避税而被查处的跨国公司的名字。此外,由于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方面的政绩压力,他们对于反避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甚至有排斥行为,这也纵容了跨国公司避税的行为。
  从国际上看,跨国公司的避税问题也并非中国独有,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在今年4月召开的
  G20伦敦峰会上,众多国家首脑就郑重提出了重拳打击“避税天堂”,这在20国集团会议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不仅促使世界各国联手封杀避税行为,也能为世界经济早日复苏起到应有的作用。
  总的来讲,越是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国家,越重视反避税工作。美国是最早实行反避税的国家。美国规定,企业避税(所得税)净额500万美元以上的,除如数追缴税款外,还将处以20%~40%的罚款。不仅如此,在11万名联邦税务人员中,有数百人专门从事反避税工作。同时,美国还拥有一支精干的税务警察队伍,把避税当成偷税一样来严厉打击。韩国政府为了防止国外资本利用租税协议(避免双重征税协议)避税,也决定要大力推进租税协议的修改工作。
  面对世界各国联手封杀避税天堂的契机,我国也应积极参与,迅速行动。要想不让中国沦为外商企业避税的天堂,就不能仅靠一纸通知,还应动用铁腕手段。首先,要修订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修补制度上的漏洞,杜绝税收管涌。其次,要借鉴国外先进做法,不妨像美国一样,也成立一支专门的反避税税务警察队伍,严厉打击跨国公司避税行为。最后,还要扭转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观念,把反避税纳入政绩考核范围,从而充分调动政府反避税的主观能动性。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