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筹划 两样结果
录入时间:2006-05-15
有这样两个税收筹划案例。一个是一家水泥生产企业,生产各种型号的水泥产品。该企业听说在原料中搀有废渣的水泥产品,可以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但不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条件。税收筹划专业人士给他讲了进行税收筹划的意向:在生产原料中搀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向税务机关报送废渣搀兑比例等各种证明材料,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企业照此办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年节税1500余万元。另一个案例是经销生铁生意的某物资企业,为了降低增值税税收负担和减少按销售额征收的地方税收附加,设计了这样的税收筹划:将为铸造厂的采购生铁改为代购生铁,由物资公司每月为铸造厂负责联系生铁采购业务,向其收取每吨10元的中介手续费用,并将生铁从钢铁厂提出运送到铸造厂,每吨收取运费40元。由于手续费和运输费缴纳营业税而不缴纳增值税,节省了大量税费支出。但在年末国税稽查部门的检查中,检查人员经过深入调查,证实该公司经常收到铸造厂的结算汇款,且该公司也有汇给生铁供应厂某钢铁厂的货款,但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认为该公司代购生铁业务不成立,涉嫌偷税,并要求该物资公司补缴近千万元的增值税。
显而易见,水泥生产企业的筹划是符合税收政策规定,筹划动机纯正,筹划方法得当,取得了明显效果;反之,经销生铁生意的某物资企业的筹划,政策运用不合法,筹划的动机不纯,最终导致了筹划失败。进行税收筹划离不开政策合法、良好动机、方法得当三个要素。
政策合法。把握税收政策是进行税收筹划的基础,充分利用税收政策是税收筹划活动的一个基本前提。要成功的进行税收筹划,首先必须对国家的现行税收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捕捉政策变化给税收筹划可能带来的影响,关注税收政策的可能变化及变动,分析税收政策在税收筹划应用中的作用,使税收筹划有的放矢。把握政策的另一项作用,是保证税收筹划创意的合法和非违法,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合理、合法地进行税收筹划。
动机良好。税收筹划的动机是多方面的,但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最大利益,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合法,大多成功的税收筹划都是合法创意的结果,这样的筹划大都能取得良好的回报。二是投机,有的企业或个人的税收筹划动机有失偏颇,是以税收筹划为名,行偷税逃税之实。这种方式进行所谓的税收筹划绝大多数则得不偿失。三是盲目,这种筹划多具茫然,人云亦云,随意听从,或凭兴趣,或心血来潮,或跟着感觉走,到头来,失败居多。
方法得当。方法是进行税收筹划的重要环节,不同税收筹划的创意有不同的方法。方法可分为行为和形式两种,从行为上讲,可集中相关人士,通过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方案,从中找出最佳创意点子;也可预先拿出多项方案,进行最佳创意选择。从形式上讲,税收筹划可选择的方法很多,如利用税收优惠进行筹划,利用转让定价进行税收筹划,利用成本核算法进行税收筹划,以及利用筹资法、租赁法、费用分摊法、利润收入法等类型进行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