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宝典:企业采购的纳税筹划——购货合同的筹划
录入时间:2001-11-21
【中华财税网北京11/21/2001信息】 购货合同属于经济合同,购货合同的失误
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不出现失误只是购货合同筹划要
求的第一个层次,更高层次的要求应该是使合同有利于自身赢得利润,减轻税负。当
然,也不能利用合同把自己的欢乐完全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那样,企业将失去合
作伙伴。
购货合同的筹划应该是企业整个采购筹划的落脚点。因为采购的规模、采购单位、
采购时间、结算方式等最后都会反映在购货合同上。合同一旦订立,就意味着其他筹
划活动的结束。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采购合同的筹划是企业采购筹划的总结,如果
合同出错,意味着前面的筹划成果化为乌有。因此在进行购货合同筹划时应注意以下
几个问题:①弄清合同性质,是属于商业性合同还是其他类型的合同。②对合同的任
何环节都应分析清楚,使筹划的内容能够对号入座。③文字规范,用词准确。④充分
利用合同保障己方的权益。
鉴于购货合同筹划的重要性,在签订购货合同前应就合同内容咨询有关方面的专
家。有时“一纸文书”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筹划一般都是为盈利减负而开展的。合同是这些筹划的文
字形式的客观载体。企业采购规模的大小、购货单位的确定、购货时间的早晚、结算
方式的选择等都应得到具体一致的反映。某一项内容的差错都可能会导致整个采购筹
划的失败。
比如,一般企业在进行货物采购时,总喜欢在合同上使用这样的条款“付完全款,
对方开出发票”。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销货方产品质量、型号等方面的原因,
购货方在最后往往不能付完全款,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扣除部分款项。而这根据合同是
无权要求销货方开具发票的,因而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实际上,企业在
购货物时,只须将条款改为“根据实际付款金额由对方开具发票”,问题便迎刃而解
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