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5-07-15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经济强。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浪潮中,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正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攻克“卡脖子”技术,成为支撑中国制造的“隐形脊梁”。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以“政策赋能、服务护航、法治筑基”为主线,通过靶向施策与创新服务,为锻造“国之重器”注入强劲动能,助力“辽宁重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突破“卡脖子”技术
将政策礼包转化为创新动能
上世纪90年代,国内高端密封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历经30余年深耕,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传统机械密封起步,逐步攻克干气密封、磁力密封等“卡脖子”技术,成为全球少数具备全系列高端密封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之一。
“高端密封是工业装备的‘心脏瓣膜’,每一项技术突破都需要长期投入和精准政策护航。”丹东克隆集团的子公司——丹东嘉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刘主任表示,“在研发行为边界判定、研发费用归集等政策细节上,我们时常面临困惑,比如‘在研发过程中形成的中间试制品,在计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时如何处理’‘如何界定和归集研发人员的工资支出’等,税务部门线上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及时解答,线下定期来企业走访,详尽解答各类高频涉税问题,帮助我们厘清各项涉税业务,依法合规让我们有了开拓事业的底气。”
创新生态的优化正在重塑产业格局,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愈发凸显,而税收政策转化为创新动能需要精准对接。近年来,辽宁税务部门组建税务专家团队,为辖区相关企业制定专属政策服务方案,从研发费归集核算到税费政策适用时点,税务人员辅导企业建立“研发投入-税收政策-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为企业成长为中国制造新脊梁助力。
辽宁裕通石化机械仪表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采用激光加工方法制备高端大型反应器内件的企业,其产品产量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日前,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苏家屯区税务局为企业定制高新技术企业税费支持方案,通过帮助企业梳理跨境业务脉络,逐笔剖析交易收支,为每一笔境外款项校准申报坐标,让企业合规纳税的航道清晰可辨。“税务部门的精准政策解读为企业优化资金配置、加大研发投入提供了清晰指引。”公司财务负责人杨丽娟说道。
从“跟跑”到“领跑”
“全周期服务”支撑企业腾飞
“从关键技术攻坚到产业化落地,税务部门提供的‘全周期服务’像及时雨,特别是精准辅导研发费用归集和风险把控,让我们能把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卡脖子’材料的研发上。”辽宁金美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感慨道。该公司扎根高端机电装备领域十余年,专注精密机械加工与轻合金铸件研发。在攻克耐高温合金材料技术的过程中,企业面临了诸多挑战。针对企业在研发费用归集和风险把控方面的疑问以及“国产化替代”项目常见的知识产权归属、产学研合作费用分摊等潜在税务风险点,国家税务总局阜新市税务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分局税务团队深入企业研发一线,针对企业正在攻关的“耐高温合金材料研发”项目,逐项梳理可加计扣除的费用范围,帮助企业规范建立专项研发项目的“辅助账”,与此同时,还指导企业同步建立了全链条的风险内控机制。
在“全周期服务”的精准赋能下,该公司成功突破耐高温合金材料的核心技术瓶颈,实现了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助力相关装备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跃迁。
科技创新一直都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支撑。近年来,丹东、阜新、沈阳等多地税务部门根据辖区企业特点,实行“全周期服务”,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围绕研发立项创新性评估、费用归集准确性核查等关键环节展开全周期辅导,同步指导企业建立研发项目辅助账、规范内控流程及外部佐证材料备查机制,推动企业实现从研发创新到市场正向反馈、再到持续加码研发的良性循环。
“从研发创新到走向世界,每一步都有税务部门的托举。”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贾琳表示。为帮助面临国产大飞机量产化带来的技术攻坚和供应链效率双重考验的沈飞民机,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税务局推出以“政策赋能+法治筑基+服务护航”的全链条支持。税务部门依托“航空产业税收服务专班”,制定《航空制造业全周期税收指引》,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政策、进口设备免税等政策,开展“政策包+案例库+风险清单”三维辅导,通过“政策包”精准推送适用政策、“案例库”详解典型应用场景、“风险清单”预警涉税风险,提示防控要点,实现全流程赋能。
跑出“合规加速度”
为“大国重器”保驾护航
“税务部门定期与我们进行沟通交流,根据实际的涉税问题开展针对性辅导。在税务部门的指导下,企业逐步形成税务合规管理体系,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保障。”辽宁希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艳朝说。
辽宁希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焊接波纹管”打破了国外对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的垄断,成为支撑我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大国重器的配套脊梁。
作为一家深耕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希泰科技在攀登技术高峰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涉税业务挑战。营口市税务部门建立税企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开展“税企面对面”座谈辅导,基于企业当前发展阶段和实际难题定制辅导内容。在企业申报存在异常时,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进行预警提示,并点对点指导企业规范财务复核、更正申报,确保规范、准确享受政策,同时防范潜在涉税风险。“企业长期进行技术研发,还要同时抓生产和建设,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绩,始终有着税务部门在涉税业务上为我们保驾护航。”辽宁希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艳朝说。
从特种润滑材料到高端密封部件,从激光检测到航空航天装备,中国制造的脊梁愈发挺拔。接下来,辽宁税务部门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持续深化“税企共治”机制,以“税动力”驱动产业升级,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书写“大国重器”的辽宁篇章。
上一篇:青海:“春雨润苗”惠企赋能促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