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国税综合信息 > 正文

浙江舟山:税助海岛“掘金 ” 滩涂变身发展“坦途”

录入时间:2025-03-26

舟山群岛拥有2440多千米的绵长海岸线,浅海滩涂400余万亩,滩涂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随着“海水养殖”“文旅”“光伏”等产业发展升温,曾经无人问津的盐碱荒滩如今正融合融活多元业态,蝶变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坦途”。舟山税务部门聚焦滩涂开发新需求,围绕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优服务、出实招,落实落细税费政策,助力滩涂经济海岛“掘金”。

盐碱地里“话丰收”

走进东海莲花洋畔的塘头村,一畦畦分割整齐的滩涂苗场映入眼帘。作为省级水产良种场的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就坐落于此,依托滩涂育苗优势禀赋,兴海养殖研究所在这里陆续建起了育苗场、办公楼和实验室。

研究所所长施晓峰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舟山人。“滩涂是渔民的宝贵财富,关系渔民的长远利益。”施晓峰说,“二十年前我出资买下了塘头这十余亩滩涂用于海水养殖育苗,培育增殖放流和市场需要的苗种。”

经过20余年在滩涂上的不懈耕耘,研究所现已成功完成大黄鱼增殖放流、褐牙鲆野生苗种育苗以及“海底鸳鸯”中国鲎人工育苗繁殖等项目,为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抵御养殖风险提供坚实基础。

“滩涂养殖不仅为养殖户带去可喜的收入,更为振兴海岛经济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得益于税务部门的支持,过去三年我们共享受698万元的政策减免。”研究所负责人施晓峰信心满满,“我们将继续投身国家重点选育改良工程,为家乡滩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助推滩涂养殖发展,当地税务部门结合产业实际情况,搭建“税务+企业+科研所+养殖户”命运共同体,鼓励滩涂周边农(养)户积极探索滩涂低坝蓄水围网、围塘生态立体混养、浮吊式平面养殖等多元发展模式,畅通涉渔涉农绿色通道,精准推送针对渔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产品免税政策“服务包”,助力滩涂这一“无用地”蜕变成百亩良田。

滩涂上种出“绿色太阳”

作为浙江日照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舟山有着1300多个小时的太阳能年利用时间,是滩涂光伏产业生根发芽的沃土。

六横岛上,一块块光伏板在岸边排开,在阳光的照耀下与粼粼的海水交相辉映。“这片光伏矩阵装机容量32.9兆瓦,每年约可生产3200万千瓦时的清洁能源,晴朗白天可供应岛内约30%的用电量。”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方玉泉介绍。

“受潮水涨落及风浪影响,滩涂光伏建设初期技术投入密集,资金压力大。”回忆项目建设初期,方玉泉感慨良多,“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企业及时享受到光伏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等税费优惠360万元,极大缓解了项目建设压力。”

结合产业特点,当地税务部门组建“税务管家”专班,为企业提供“政策辅导-操作解答-风险提醒”全周期指引,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地。

“我们将继续在这一领域深耕,把清洁、高效的能源送到海岛的千家万户。”方玉泉表示。

政策助力下,越来越多企业投身滩涂光伏的融合与尝试。在嵊泗县小洋山岛,中广核嵊泗小洋山薄刀咀滩涂115.03兆瓦光伏项目于近期实现全容量并网。当地税务部门建立重点项目库,安排专人对接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去年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优惠1500万元,企业做大做强、梯次升级更有动力。”项目负责人徐戎说。

得天独厚的“文旅宝藏”

滩涂泥质细腻、富含矿物质,不仅是各类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温床,更是造就独特滑泥体验的绝佳材质,为文旅产业提供了天然的“游乐场”。

位于舟山市岱山县秀山岛的秀山滑泥主题公园,依傍得天独厚的滩涂资源,深挖本土民俗与海洋文化精髓,将滑泥这一特色体验与渔家风情表演、滩涂赶海寻宝等多元项目有机结合,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滩涂文旅胜地。

“秀山滑泥主题公园是全国首个以泥为主题的公园,这次公园开发也是企业的一次大胆尝试。”公园开发企业岱山县仙岛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韩洁表示,“下定决心搞好开发也少不了税务部门的帮助。近几年公司累计获得留抵退税款超1000万。公司用这笔资金对滩涂区域进行生态化改造,进一步丰富了游客体验,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为缓解滑泥公园前期大规模滩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及旅游产品线开发压力,当地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开启“一对一”帮扶模式。针对项目用地开发、滑泥设备购置、公园运营模式等,精准匹配税惠政策,助推滩涂“华丽转型”。

如今,秀山岛滑泥主题公园已然成为舟山滩涂文旅的亮丽名片,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也为当地经济腾飞注入了磅礴动力。

企业财务负责人韩洁感慨道:“有了税惠助力,我们的滩涂文旅梦不再遥不可及。未来,秀山滑泥主题公园将持续创新,为游客创造更多美好回忆!”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