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国税综合信息 > 正文

鹤壁:税收“添彩”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录入时间:2022-11-28

  近年来,鹤壁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民俗文化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关要求,鹤壁市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税助农、以税兴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再上新台阶。

  “千年土韵”蝶变“文旅新锋”

  11月18日,第九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鹤壁拉开帷幕,唐宫夜宴主题产品、中国功夫创意口罩,一件件古风古韵、美轮美奂的特色工艺品和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最受参会观众们关注的是来自浚县的传统民俗工艺、传承1400余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

  在有着“中国泥塑第一村”之称的浚县西杨玘屯村,几乎家家都会制作“泥咕咕”。近年来,依托非遗优势和地域优势,西杨玘屯村成立“泥咕咕”文创旅游合作社,发展特色研学旅游,“泥咕咕”企业及作坊数量已达近300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

  “传承发展‘泥咕咕’这一民间工艺,是我们‘守艺人’的使命所在,也是以文促农、以文增收、以文兴业,促进乡村产业、文化融合振兴的一条重要通道。”作为河南省人大代表、浚县泥咕咕第七代传承人,如何把“乡村土韵”打造为“文旅新锋”,一直是宋庆春这些年来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乡村振兴离不开税收支撑,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给我们带来了真金白银的税费红利,税务部门主动帮我们推介产品、拓展销路,保护了浚县‘泥咕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宋庆春说道。

  针对“泥咕咕”产业发展特点,鹤壁市税务部门量身定制帮扶计划,精准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为民俗文化企业提供高效税费服务。同时,广泛利用“中原文博会”“民俗文化节”等平台为产品推介销售提供实时税务支持,全方位支持民俗文化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税村共建”引领“乡村涅槃”

  初冬的鹤壁市张家沟村,红叶满山五彩斑斓,亭廊栈道纵横交错,中式民宿清雅幽静,吸引不少游客来到这里,感受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

  今年10月份,作为基层乡村的优秀代表,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康天平赴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让现场参会的康天平倍感振奋。

  “这些年来张家沟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离不开文化振兴的铸魂育人、凝心聚力。”2018年,曾经从事过税务工作的康天平响应“脱贫攻坚头雁回归”号召,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的康天平,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干部群众信心不足等诸多困难。关键时刻,税务部门及时伸出援手,帮助策划了红叶节、感恩教师、老报纸展等活动。鹤壁市税务局与村党支部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协议,以党建引领全方位支持张家沟村发展。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深入培育让张家沟村实现了“人近、情暖、心齐”。同时,税务部门及时为旅游开发企业的进驻提供税务辅导,协助解决发票开具、税收申报方面的政策问题,助力“伴山静居”等集康养民宿、温泉洗浴、观光游玩于一体的综合项目建成落地,并在企业招工、农产品销售方面主动为村民提供信息渠道,张家沟村户均年收入从2018年的不到2000元迅速攀升至现在的1.5万元。

  从北京返鹤后,康天平马不停蹄地投入村内各项建设中来。“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看到了农村全面振兴更广阔的前景。”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在税务部门的全程策划下,一座以纪念弘扬焦裕禄精神为主题的“焦桐园”纳入了张家沟村的下一步建设规划,经过选址、设计,“焦桐园”的规划图跃然纸上,让康天平和村民们充满了期待。“这座‘焦桐园’不仅是我们‘税村共建’的新名片,对于我们探索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拓展乡村文教平台、引导村民增志兴智也必将大有助益。”康天平说。(贾正威 靳婉婷)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