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2-03-22
3月22日,天津海关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天津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刘辉简要介绍了天津综合保税区发展情况。
目前,天津市共有4个综合保税区,分别为天津港综合保税区、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共计18.62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滨海新区。
“2022年2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港保税区与天津港综合保税区整合为新的天津港综合保税区,标志着我市所有其他类型特殊区域已全部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区内企业可以充分享受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刘辉说。
据介绍,天津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达到近3年最好水平。2021年,天津市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2538.7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高于天津市外贸进出口增速10.9个百分点,占天津市进出口总值的29.6%,以天津市千分之一的行政区划面积,实现全市近30%的外贸进出口值,综合保税区已成为天津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同时,综合保税区运行质量稳步提升。2020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显示,东疆综合保税区和原天津港保税区在全国和东部地区排名均获得A类。
此外,天津综合保税区新兴业态持续发展。天津海关持续推进保税租赁业务高速发展。2021年,海关监管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等融资租赁标的物179个,货值648.13亿元,同比增长38.76%和80.64%;创新航空产业全链条集群监管模式,实现企业间加工、检测、维修货物自由流转,2021年监管52架空客飞机交付,同比增长30%;探索“保税维修+区块链”监管模式,满足维修企业航材、工具紧急出区进行现场支援的高时效需求;释放政策红利,推动保税展示交易业务落地,2021年共开展保税展示交易业务96票,涉及货值2.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