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争议仲裁规则
颁布时间:2005-03-17
2005年3月17日
(2005年3月17日修订并通过,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公正快速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金融交易争议,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又名中国国际商会仲裁院,下称仲裁委员
会)以仲裁的方式独立、公正地解决当事人之间因金融交易发生的或与此有关的争议。
金融交易,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与其他法人和自然人之间在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保险市场上所发生的本外币资金融通、本外币各项
金融工具和单据的转让、买卖等金融交易,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交易:
1、贷款;
2、存单;
3、担保;
4、信用证;
5、票据;
6、基金交易和基金托管;
7、债券;
8、托收和外汇汇款;
9、保理;
10、银行间的偿付约定;
11、证券和期货。
第三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的金融争议案件,当事人约定适用本规则的,适用本规则;
当事人未作约定的,适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当事人对于双方之间的争议是否属于因金融交易发生的或与此有关的争议提出异
议,或者当事人对于案件是否应适用本规则提出异议的,由仲裁委员会决定。
第四条 当事人约定对本规则有关内容进行变更的,从其约定,但其约定无法实施
或与仲裁地强制性法律规定相抵触者除外。
凡当事人约定按照本规则进行仲裁但未约定仲裁机构的,均视为同意将争议提交
仲裁委员会仲裁。
第五条 仲裁委员会有权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效力以及仲裁案件的管辖权做出决定。
如有必要,仲裁委员会也可以授权仲裁庭作出管辖权决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
有异议的,如果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则由
人民法院裁定。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和仲裁案件管辖权提出异议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六条 当事人可以从仲裁委员会金融专业仲裁员名册中选定仲裁员,也可以从仲
裁委员会指定的其他仲裁员名册中选定仲裁员。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员应经仲裁委员会
主任确认。确认与否,不附具理由。
当事人约定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名册之外选定仲裁员的,当事人选定的或根据当
事人之间的协议指定的人士经仲裁委员会主任依法确认后可以担任仲裁员。确认与否,
不附具理由。
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时,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委员会主任可以在
仲裁委员会金融专业仲裁员名册及其他仲裁员名册中指定。
证券和期货争议案件的仲裁员,应当从仲裁委员会制定的证券和期货专业仲裁员
名册中选定或指定。
第七条 被选定或者被指定的仲裁员应签署声明书,向仲裁委员会书面披露可能引
起对其独立性或公正性产生合理怀疑的任何事实或情况。
第二章 仲裁程序
第八条 仲裁程序自仲裁委员会或其分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开始。
第九条 申请人提出仲裁申请时应:
(一)提交由申请人及/或申请人授权的代理人签名及/或盖章的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应写明:
1、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名称、住所及其通讯方式,包括邮政编码、电话、电传、
传真、电报号码、电子邮件或其他电子通讯方式;
2、申请仲裁所依据的仲裁协议;
3、案情和争议要点;
4、申请人的仲裁请求;
5、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二)在提交仲裁申请书时,附具申请人请求所依据事实的证明文件。
(三)按照仲裁委员会制定的金融争议案件仲裁费用表的规定预缴仲裁费。
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秘书局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
应当受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
理,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秘书局向申请人发出受理案件的仲裁通知,应附随本规则、
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仲裁委员会金融专业仲裁员名册以及指定的其他仲裁员名册。
仲裁委员会秘书局向被申请人发出受理案件的仲裁通知,应附随申请人提交的仲
裁申请书副本、本规则、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仲裁委员会金融专业仲裁员名册以及
指定的其他仲裁员名册。
第十二条 仲裁庭可以由一名或者三名仲裁员组成。当事人未约定仲裁员人数的,
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庭由一名或者三名仲裁员组成。
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员组成的,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应在最晚
收到仲裁通知的一方当事人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协商共同选定或者共
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独任仲裁员。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应在各自
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各自选定一名仲裁员或者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
定,并在最晚收到仲裁通知的一方当事人自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与对
方当事人协商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
员为首席仲裁员。
仲裁案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及/或被申请人的,申请人之间及/或被申
请人之间应协商各自共同选定或者各自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当事人未按期选定仲裁员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
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第十三条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被申请人应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
内向仲裁委员会秘书局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被申请人提出反请求的,也应在上述期限内书面提出。
第十四条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申请人应在收到被申请人反请求书之日起15个
工作日内向仲裁委员会秘书局提交书面答辩。
第十五条 仲裁庭可以按其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仲裁程序,但须确保公平对待双方
当事人,并使双方当事人能有合理的陈述案情的机会。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庭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用询问式或辩论式审理
案件。
第十六条 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可以发布程序令、发出问题单、举行庭审前会议、
召开预备庭等。
第十七条 当事人约定或者仲裁庭确定举证期限的,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
仲裁庭提交证据材料。
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仲裁庭没有确定举证期限的,当事人应当在首次开庭3个工
作日前将全部书面陈述和证据材料交至仲裁委员会秘书局。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仲裁庭另有决定,仲裁庭有权拒绝接受当事人在超过举
证期限后提交的书面陈述和证据材料。
第十八条 仲裁庭应当开庭审理案件,但经双方当事人申请或者征得双方当事人同
意,仲裁庭也认为不必开庭审理的,仲裁庭可以只依据书面文件进行审理。开庭审理
的案件,仲裁委员会秘书局应在开庭日前10个工作日将开庭通知送达双方当事人。
第十九条 经仲裁委员会秘书长同意,第十二条规定的期间可以适当延长。
经仲裁庭同意,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八条规定的期间可以适当延长。
第二十条 当事人书面约定仲裁地的,从其约定。当事人未作约定的,以仲裁委员
会或其分会所在地为仲裁地。仲裁裁决应视为在仲裁地作出。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庭可以在其认为适当的任何地点进行开庭审理等活动。
第三章 裁决
第二十一条 除非法律另有强制性规定,涉外案件的当事人可以约定适用于案件实
体问题的法律。当事人未作约定的,仲裁庭可以适用其认为适当的法律。无论在何种
情形下,仲裁庭均应考虑合同条款、相关行业惯例和行业标准实务,并遵循公平合理
原则。
第二十二条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庭应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
作出仲裁裁决。
根据仲裁庭的要求,仲裁委员会主任如认为确有必要和确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延
长该期限;但每次延期最多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第二十三条 仲裁员应在签署裁决书前将裁决书草案提交仲裁委员会。在不影响仲
裁员独立裁决的情况下,仲裁委员会可以就裁决书的有关问题提请仲裁员注意。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有关仲裁的一切文书、通知、材料等,仲裁委员会秘书局均可以派人
或以挂号信或特快专递、传真、电传、电报、电子邮件或仲裁委员会秘书局认为适当
的其他方式送达给当事人及/或其代理人。
第二十五条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或仲裁庭另有规定,本规则中的工作日是指仲裁
委员会所在地的工作日。
第二十六条 本规则的规定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不一致的,
以本规则的规定为准。
本规则未尽事宜,适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则统一适用于仲裁委员会及其分会。在分会进行仲裁时,本规则
规定由仲裁委员会主任、仲裁委员会秘书局、仲裁委员会秘书长履行的职责,由仲裁
委员会主任授权的副主任、仲裁委员会分会秘书处、仲裁委员会分会秘书长履行。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由仲裁委员会负责解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