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烟草法规 > 正文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快打叶复烤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

国烟法[2003]68号颁布时间:2003-02-23

     2003年2月23日 国烟法[2003]68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从挂杆复烤到打叶复烤,是我国烟叶加工的重大工艺技术进步,是满足卷烟工业 企业工艺技术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保证.    日前,全国打叶复烤企业的生产能力已基本满足卷烟工业企业的需要。但打叶复 烤企业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体制不顺、专业技术人员偏少、服务意识不强、管理水平较 低、加工及检测手段不完善、片烟成品质量不能充分满足卷烟工业企业的发展要求等 问题,阻碍了打叶复烤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为加快打叶复烤企业改制步伐、强化管 理、提高质量水平,更好地满足卷烟工业企业的需要,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原则    1、“工商联手、共同投资”的原则。打叶复烤企业应接照市场经济要求理顺体 制,改制为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运作的有限责任公司。    2、“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把强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充分满足客户对产品 质量的要求,作为企业最高的质量追求。    3、严、细管理的原则。管理上要突出一个“细”宇,执行过程中要讲究一个 “严”宇。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挖掘企业潜力,增强发展后劲。    4、为客户服务的原则。要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 把对客户的优质服务贯穿到产前、产中、产后整个过程。    5、节能降耗的原则。要眼睛向内,精打细算,切实把节能降耗作为打叶复烤企 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6、安全生产的原则。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 行安全生产的有关预防措施,确保企业和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二、目标    1、所有打叶复烤企业应按照“工商联手、共同投资,组成有限责任公司,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2004年底前完成改制。挂杆复烤企业必须在2003 年底前基本关停;逾期关停的按照国家局有关文件规定不予补贴。因气候、仓储条件 和把烟出口确需暂时保留的,由省级局(公司)提出方案报国家局(总公司)批准。    2、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企业管理,使工艺技术完善合理,各项工艺参数 实行自动化控制和监控,打叶复烤设备有效作业率达到87%以上;加工技术水平明 显提高,产品质量达到《打叶烟叶质量检验》(YC/T147-2001)标准及 客户的需求;打叶复烤企业必须在2004年底前配齐烟叶物理、化学检测仪器设备、 杂物剔除设备和设施。    3、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止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建立健全 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有效的激 励、约束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收入与贡献挂钩;精简、压缩非生产人员。    4、重点卷烟工业企业必须在2003年底前拆除打叶线,10到30万箱的卷 烟工业企业通过整合、重组拆除打叶线,整合重组后以生产五类卷烟为主的企业可暂 时保留打叶线。    5、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加速仓储设施建设,力争2005年底建成与加工能力 相配套的成品库、原烟库。    三、措施    1、整体规划、合理调整布局,解决资金到位问题。目前,打叶复烤企业总的生 产能力已满足卷烟工业企业和出口烟叶需求,但由于烟叶种植逐渐向适宜区发展,原 来的产区格局发生变化,造成原有打叶复烤企业的布局不尽合理,局部地区能力过剩。 因此,合理调整打叶复烤能力的布局是搞好打叶复烤企业改制工作的前提。对资不抵 债、资源缺乏、设备老化的企业要坚决关停;对资源较稳定、设备先进但缺乏资金的 要通过改制寻求出路;对已改制企业现有还贷余额应通过各投资方追加投资予以解决; 新建项目各方投资总额必须达到建设所需的资金。    2、创造条件,实现改制。各省级局(公司)要高度重视打叶复烤企业的改制工 作,要组织体改法规、经济运行、烟叶等有关部门针对本省未改制企业的不同情况, 制订分年度的改制计划。改制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机制,按公司制 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在用工制度上要实行全员合同制,通过强化管理,提高 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    由烟叶产区投资的打叶复烤企业的改制工作,要在省级局(公司)统一组织下, 依托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吸纳省内、外对本地烟叶资源有需求的卷烟工业企业进行投 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重点卷烟工业企业都必须参与打叶复烤企业的改制工作。    隶属于卷烟工业企业的打叶复烤车间,要与所属企业脱钩,在精简人员的基础上; 以现有厂房、打叶复烤设备及适当的流动资金作为企业投资,争取就近烟叶产区的分 公司投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真正解决企业的资源、资金、市场问题。    各省局(公司)要结合本省烟叶数量及市场需求,按照生产能力适度集中的原则, 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打叶复烤企业的能力,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打叶复烤能力超过本省烟叶资源总量且市场需求不足的省份,应对打叶复烤企业 进行重组,减少生产点,使资源配置向优势企业转移。    各省级局(公司)应加大对“原烟交接、委托加工”的协调力度,按照经济、合 理的原则协调资源流向,允许卷烟工业企业在同一省(区)内调拨的烟叶集中到一个 打叶复烤企业加工,为企业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加强生产工艺、设备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打叶复烤企业要在满足客户对片 烟成品的大中片率、碎片率、叶带梗、出片率等物理指标的基础上,配合卷烟工业企 业加强对配方混合打叶的研究,完善工艺设施,提高混打后片烟的均匀性。要加强对 打叶复烤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使设备能在较长时间保持连续、正常运转;要 采取有效措施剔除烟叶中的各种杂物。要严格按照商品养护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商品 养护工作,确保成品片烟的安全存放;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生产车间的温、湿度进 行控制,以适应工艺加工的需要,改善生产环境。    4、认真贯彻IS09000国际标准和打叶复烤行业标准,规范工作质量,提 高质量保证能力。目前尚未通过IS09000的标准认证的打叶复烤企业,要紧密 结合企业的实际,认真分析客户的需求,按照IS09000标准的要求,加快贯标 及认证工作。已通过认证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要求尽快做好标准的改版工作。    《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范》(YC/T146-2001)、《打叶烟叶质量检 验》(YC/T147-2001)已由国家局发布实施,各打叶复烤企业必须认真 贯彻执行。国家局(总公司)将定期组织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    5、增强服务意识,让服务向两端延伸,实现全方位的服务。打叶复烤企业要转 变观念,切实把自已作为卷烟工业企业的“第一车间”,增强责任意识,满足卷烟工 业企业的配方和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要求,为卷烟工业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要把 服务从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    6、狠抓“成本管理”,实现增收节支。要认真核算吨片烟加工的水、电、汽等 动力、能源的合理消耗指标及财务、管理、经营各项费用,挖掘副产品(烟梗、烟末) 的利用价值,增加企业效益。要讲求投入产出,加速资金周转,压缩开支、杜绝浪费。 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贯彻“减员增效”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尽量减 少非生产人员的比例。    7、加强仓库建设,满足“原烟交接、委托加工”的需要。取消挂杆复烤后,实 行“原烟交接、委托加工”,原烟和成品烟的安全储存,对打叶复烤企业的仓库建设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南方温、湿度较高的省份和地区,矛盾将更加突出。目前, 大多数打叶复烤企业的仓库建设不能满足“原烟交接、委托加工”的需要。国家局在 烟草行业“十五”规划中把打叶复烤企业的仓库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鼓励重点卷烟 工业企业在原料基地或打叶复烤厂独资或合资建原烟或成品烟仓库。打叶复烤企业也 要积极筹措仓库建设资金。    8、严格执行国家局制定的片烟加工费用标准,确保打叶复烤企业有一定的自我 发展能力。在“原烟交接、委托加工”过程中,委托和加工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 局制定的片烟加工费用标准。国家局规定内容以外的加工项目和费用,由委托及加工 单位按国家局的相关规定协商办理。    加快打叶复烤企业的改制步伐,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打叶复烤企业、各卷烟工业企业以及各级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各 级主管部门和打叶复烤企业都要高度重视改制种强化管理的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 施,精心组织、抓紧实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企业改制工作。力争在两到三年内, 使绝大多数打叶复烤企业的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竞争实力明显增强,企业整体素质 明显提高。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