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广东省税收政策法规 > 正文

广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2006年出口退(免)税完成情况的通报

穗国税发[2007]20号颁布时间:2007-01-19


广州市国家税务局各直属单位,各区、县级市国家税务局: 
  2006年,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出口退(免)税新政策,大力提升出口退税信息化应用水平,努力推进管理模式的转变,深入开展分析探究,大胆实行改革创新,着力抓好评估监控,出口退税管理机制和管理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出口退税总体运行情况良好,首年实现实际办理出口退税超百亿元,实现了预期的出口退税工作目标。现将我市2006年出口退(免)税完成情况通报如下:
  一、出口退(免)税总体情况
  (一)出口退(免)税实际办理情况
  2006年我市实际已办理出口退(免)税1,602,617.15万元,同比增长42.29%,其中:办理退税1,177,617.15万元,占全省的12.82 %;免抵调库425,000万元,占全省的11.92%。
  1.按企业类型划分,外贸企业退税760,569.17万元,同比增长29.79%,生产企业退税417,047.98万元,同比增长41.64%,免抵调库425,000万元,同比增长72.86%。
  2.按所属期划分,所属2005年及以前年度的退(免)税582,297.48万元,同比增长79.51%,所属2006年的退(免)税1,020,319.67万元,同比增长27.23%。
  (二)出口退(免)税办理进度
  2006年我市出口退(免)税已申报2,063,215.62万元,已审核通过1,999,637.28万元,国库已办理1,602,617.15万元。完成省局下达我市出口退(调)库的指标计划达100%。
  (三)出口退(免)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2006年我市实际办理出口退(免)税1,602,617.15万元,剔除消费税和陈欠返纳税款8,323.38万元,实际办理退(调)库为1,594,293.77万元,超基数退税934,544.77万元(1,594,293.77万元-全年出口退(免)税基数659,749万元),对超基数退税部分按中央92.5%:地方7.5%的分担比例,我市出口退税超基数地方财政负担为70,090.86万元。
  全年实际办理免抵调库425,000万元,占我市直接组织国内增值税收入4,338,100万元的9.80%,按中央75%、地方25%的分担比例,免抵调库直接增加我市地方财政收入106,250万元,同比增长72.86%,出口退(免)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分成与分担相抵后,财政收入净增加36,159.14万元。
  二、出口退(免)税的情况分析
  我局预测2006年年内可办理退(免)税额1,979,801.79 万元,截止12月31日已完成审核的退(免)税额1,999,637.28万元,预测准确率为101%,促使出口退税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一)外贸出口持续稳定增长,加工贸易出口贸易方式变化,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使免抵调库出现新的增长亮点。
  据市外经贸局统计,2006年我市外贸出口3,237,764万美元,增长21.41%,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350,477万美元,增长31.11%,进料加工贸易出口1,256,695万美元,增长15.36%,一般贸易出口持续高位运行,加工贸易增速有所放缓。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幅明显,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9.27%。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628,100万美元,增长21.4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14,700万美元,增长10.03%。加工贸易转型成效显著,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中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分别占其出口的89.20%和65.31%。产品及贸易方式结构不断优化,带动了出口大幅增长,使免抵税额增长迅速,全市生产企业的申报户数为2,544户,同比增幅16%,申报免抵税额 753,386 万元,同比增幅96.93%。
  (二)大型出口企业占我市出口退税比重逐步增大。
  2006年申报应退税出口额超亿美元的出口企业有36户,应退税出口额1,698,244.13万元,占全市的55.77%,退税额402,002.66万元,占全市的28.19%,该部分企业主要分布于机电产品、电子软件、汽车及零部件、船舶、鞋业等行业。如汽车行业的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2006年出口16,297.35万元,同比增幅达437%。此外,在2006年新办的出口企业,如广州中船远航文冲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出口4,118.48万元、应退(免)税额3,444.27万元;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公司出口额3,829.89万元,应退(免)税3,065.01万元,该类新办企业在经营期满一年后即可办理退税,预计2007年出口会有较大增幅。 
  (三)新办企业在2006年经营步上正轨,出口规模大幅增长。
  2004年新外贸法实施后,在2005年新办出口退税登记的企业大增。这些企业在2006年经营步上正轨,出口规模大幅增长。据统计,2005年我市受理新办出口退税登记的企业1,551户,其中在2005年申报办理出口退税的532户,应退税出口额141,194.68万元,应退(免)税66,978.54万元;在2006年申报办理出口退(免)税的678户,同比增长27.44%,应退税出口额1,134,024.63万元,同比增长703.16%,应退(免)税144,063.96万元,同比增长115.09%。
  2006年新办出口退税登记企业1040户,其中在2006年申报办理出口退税352户,应退税出口额38,332.94万元,应退(免)税21,972.70万元。
  (四)2005 年结转2006年办理的出口退(免)税比往年增幅大。
  由于2005年海关报关电子信息和增值税发票认证电子信息数据传输出现故障,影响了当年的审核进度,以及受2005年出口退(调)库计划不足制约,2005年结转2006年办理的应退(免)税达596,983.10万元,同比增长79.48%。2006年在广东省国税局(以下简称省局)和信息中心等部门的支持下,解决了电子信息传输问题,加上省局下达的退税指标比较充裕,因此2005年结转的退(免)税在2006年基本办理完毕。
  (五)政策调整对出口退(免)税带来变化。
  1.人民币升值及纺织行业出口配额限制等因素,造成部分企业出口量减少,但对出口总体影响不太大。据省经贸委调查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一个百分点,对企业利润影响就是下降两个百分点,部分企业因此出口减少,但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复苏,保持了对中国产品需求的增加势头,同时由于国家出口退税政策比较到位,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生产与贸易资金周转的能力,尤其是促进了一般贸易出口的增长,多方面支撑我市外贸出口强劲增长的势头。
  2.国家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并对出口企业经营取消或调低退税率的出口产品仍按调整前退税率办理退(免)税需进行出口合同备案等新规定,造成出口合同提前实现,出口额剧增。如9月14日五部委联合发布钢材及部分有色金属等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的通知,造成钢材、铜材及铝材等商品抢闸出关,出口保持较高的增长。据统计,我市受惠于出口合同备案规定共811户,涉及出口合同16,614份,计税金额367,100万美元,预计可办理退免税324,400万元。
  3.国家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对我市退税规模影响较微。2005年涉及取消出口退税258种商品的应退税出口额为20,435万元,降低退税率的1120种商品的应退税出口额272,226万元,同时以2006年出口数据分别按调整前后的退税率计算,结果显示退税率调整后引致全市总体平均退税率下降了0.02%,对退税规模影响不大。
  4.国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产品的新规定对我市出口影响较小。我市涉及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的加工贸易出口额相对较小,以2005年为例,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出口额约0.9042亿美元仅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额103亿美元的0.88%,对我市出口业绩和加工贸易的影响轻微。
  (六)税收管理方法的改变影响
2006年3月开始我市生产企业的进料加工管理由购进法全面改为实耗法,由于计算方法的改变,消除了计税方法导致实现出口退(免)税时间滞后的影响,使实现免抵退税的时间提前。2006年由于实现免抵退税时间差异影响,使免抵税额增加约180,000万元。
  三、2007年出口退(免)税形势预测分析
  2007年我市外贸出口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现将出口形势结合历年外贸出口和退税规模的增幅对2007年出口退(免)税总体情况进行预测:
  (一)预测所属期2007年全年应退(免)税2,032,358.26 万元,其中外贸企业应退858,403.34万元、生产企业应退488,815.39万元、免抵额685,139.53万元。
  (二)预测2007年年内可办理应退(免)税2,347,870.30万元。按所属期划分,2006年结转 2007年办理退(免)税额763,240.56万元,所属期2007年在当年可办理退(免)税额1,584,629.74万元。按企业类型划分,外贸企业应退891,912.49万元、生产企业应退458,153.07万元、免抵额997,804.74万元。
  (三)预计全年地方财政负担超基数退税情况
2007年若在出口退(免)税计划充裕以及我市全年退税基数不变情况下,预计全年地方财政负担超基数退税126,609.10万元。
  (四)由于存在市场与政策上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007年出口退(免)税的完成情况。这些因素主要有: 
  1.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扬,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压力,特别是目前出口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偏高,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等因素影响,出口企业利润不断下滑,竞争激烈,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2.人民币汇率调整触动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3.国家新出台的多条对外贸易政策对出口增长将有所抑制。例如对部分原材料和消费品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对传统大宗商品如:纺织品、塑料、家具和陶瓷出口将产生一定影响,此外,10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6年11月1日起,国家将以暂定税率形式对110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11月份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该目录共涉及804种商品,其中包括未锻轧的铜合金以及铅等金属原材料、以国产濒危木材作原料生产的板材、家具等。受政策调整影响部分产品出口利润下降,因此预计2007年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
  2007年,我们将不断提高出口退税管理水平,加快办理出口退税进度,积极做好出口退税评估监控和CTAIS软件的推广应用,加速推进征退一体化试点工作进程,关注出口退税新政对企业的影响,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继续推进出口产品结构升级,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为增强我市外贸出口企业竞争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附件:1.2006年国库实际已办理退(调)库情况(略)
   2.2006年各单位办理退(免)税进度情况(略)
   3.2006年出口超基数退税地方财政负担情况(略)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