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征收管理 > 正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和加强国际税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税函[2002]1153号颁布时间:2002-12-26

     2002年12月26日 国税函[2002]11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   总局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试点工作方 案》(国税发[2001]137号)确定了信息化和专业化的征管改革方向,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各地呈报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有 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100号)中明确了征管改革试点单位国际税 务管理机构及其工作职责的设置,为贯彻落实以上两个文件要求,规范和加强国际税 务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工作内容   各试点地区国际(涉外)税务管理机构工作的主要内容为:   (一)税收协定的执行。包括居民认定及中国居民身份证明的出具、常设机构认 定及管理、限制税率认定、税收管辖权判定及税收管理、境外税收抵免审核认定及管 理、协定特殊条款的执行、研究制定税收协定执行的管理办法、对滥用税收协定的专 项调查与处理等。   (二)反避税实施。实施反避税调查,组织实施反避税协查和联查,调查处理各 类避税行为,预约定价的谈签、管理及实施,资本弱化、避税港避税、受控外国公司 避税问题的调查与处理,对成本分摊协议、集团内劳务等跨国公司全球集中服务的避 税问题的调查、处理等。   (三)外国居民税收监管。依据有关税务管理规范,组织实施对本地区外国公司 营业机构场所的税收管理、外国公司在中国未设立机构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预提所 得税管理、非贸易付汇及部分资本项下售付汇凭证的开具和管理、外国居民个人所得 税税收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征免税判定及其税收管理、以及对外国居民偷税 问题的调查与处理。   (四)情报交换。组织实施情报交换管理规程,就自动情报交换、自发情报交换、 专项情报交换、行业范围情报交换和授权代表的访问所涉及的税收情报收集、转发、 调查、审核、翻译和汇总上报,根据情报交换工作保密规则实施税收情报的定密、解 密、制作、使用、保存和销毁等保密工作,开展跨国同期税收检查。   (五)国际税务管理合作。组织实施对本国居民境外所得的有关税收管理规范, 对本国居民境外经营活动依照税收协定提供税收援助,配合国外税务当局对本国居民 境外所得的偷税问题组织调查,组织实施与国际组织和外国税务当局有关税收征管的 国际交流与合作事项。   (六)现行涉外税收政策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现行税收 法律法规及有关税务管理办法,处理有关行政审批事项。   二、工作要求   (一)各地应加强国际税务事项专业化管理的业务培训,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商品、资本、技 术、服务等领域的交易日益频繁,必将导致对我国及外国居民在居民身份和所得来源 的判定、跨国收益的监控、国际反避税、协调国际税务争端、争议等各项国际税务事 项日趋广泛和复杂。因此,必须强化国际税务事项的专业化管理。   (二)各地国际(涉外)税务管理机构应按照上述工作内容制订工作程序和工作 规范,全面规范和加强国际税务管理和现行涉外税收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的组织实施 工作,堵塞国际税收和涉外税收漏洞,大力组织收入,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三)配备和稳定专业人员。国际税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各地应按 照充分发挥国际税务管理上述各项职责、特别是需要实际实施反避税等专项调查、检 查和组织联查的工作需求,对国际(涉外)税务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并应保 持相对稳定。   在国际税务事项业务量较大的沿海地区个别县级市税务局需要设置国际税务管理 股(科)的,在报经总局批准后,应按上述工作内容和要求强化国际税务事项管理。   (四)积极探索大型企业税收管理的新机制。征管改革试点单位要按照国税发 [2002]100号文件精神,做好将内外资大型企业、跨国企业集中管理的准备 工作,待总局确定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方案后实施。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