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管理的通知
鄂国税发[1999]155号颁布时间:1999-07-15
1999年7月15日 鄂国税发[1999]155号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加强管理,防止骗取税收优惠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结合我省
情况,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
(一)凡属生产企业生产的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粉煤灰、烧煤锅
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他废渣的建材产品,免征增值税。其“不少于
30%”的比例是指上述各掺兑物的投入量,其计算方法可以由企业按一定时期内的
原料实物掺兑量投入比例计算,逐级报县(市)一级国家税务局审核确定,据此确定
征免。
(二)凡属国有森工企业以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
应纳的增值税在2000年底以前实行即征即退办法。
上述企业,应单独核算销售额和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未单独核算或不能
准确核算的,不得适用即征即退政策。凡属自营出口或委托销售给出口企业和市、县
外贸企业出口的货物,不适用即征即退的办法。
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综合利用产品目录见下表:
本通知所指“三剩物”包括:采伐剩余物(指枝、树梢、树皮、树叶、树根及藤
条、灌木等);造材剩余物(指造材截头);加工剩余物(指板皮、板条、木竹截头、
锯沫、碎单板、木芯、刨花、木块、边角余料等)。
本通知所指“次小薪材”包括:次加工材(指材质低于针、阔叶树加工用原木最
低等级但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次加工原木,其中东北、内蒙古地区按
ZB B68009-89标准执行,南方及其他地区按ZB B68003-86标准
执行);小径材(批长度在2米以下或径8厘米以下的小原木条、松木杆、脚手杆、
杂木杆、短原木等);薪材。
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实行认定制度
(一)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认定的条件
1.实行独立核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能独立计算盈亏。
2.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有关标准。
3.不破坏资源,不造成二次污染。
(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的内容
1.审定申报产品(项目)是否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范围之内。
2.审定申报产品(项目)是否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所规定的条件。
3.认定适用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种类和范围。
(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的程序
1.凡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项目),由企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湖北省资源综
合利用企业(项目)申报表》及材料报所在地经贸委,由所在地经贸委会同同级税务
部门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
《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报表》中,应增加“县(市)初审意见”,
取消“市地初审意见”,改为“市州意见”。其他事项仍按鄂经贸资字(1998)
577号通知规定执行。
2.市、州、林区、省直管市经贸委将初审合格的申报企业《申报表》及材料报省
经贸委。省经贸委牵头并会同省税务部门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成立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委员会(以下简称认定委员会),省认定委员会每半年集中审查一次,各市、州、林
区、省直管市经贸委应分别在每年7月和次年1月前上报送审材料。省认定委员会对
上报材料进行论证审核,提出认定结论。鉴于今年文件下发较晚,今年只审查一次。
3.根据认定委员会通过的认定结论,省经贸委签发认定意见。对认定合格的资源
综合利用企业(产品、项目)印发认定证书。
三、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
(一)资源综合利用免税产品须报送的资料
1.企业免税申请报告。
2.省经贸委签有认定意见的认定证书。
3. 县(市)级国家税务局审核确定的掺兑物配比。
4.产品质检部门检测报告。
5.企业财务报表。
(二)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须报送的资料
1.企业即征即退申请报告。
2.省经贸委签有认定意见的认定证书。
3.企业财务报表。
4.原始纳税凭证及复印件。
5.《增值税退税申请表》。
(三)审批权限
1.对属于免税政策范围的,由县(市)国家税务局审核后直接下达免税通知书。
2.自1999年元月1日起,对国有森工企业综合利用即征即退的审批权限明确
在市州级国家税务局,并实行按季审批退税和集体审议制度。对属于即征即退的国有
森工企业,应向主管国税机关提出即征即退申请,填报《增值税退税申请表调见附
表),并附原始纳税凭证及复印件,以及有关资料上报;主管国税机关应派员对企业
进行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逐级报市州一级国家税务局审批;市州国家税务局审核无
误后,根据《增值税退税申请表》及有关资料,下达准予退税的批复;县(市)国家
税务局依此批复开具"收入退还书",经国库部门审核无误后,按退税税种的预算级次
分别从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中退付;企业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四、各地要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检查,严格按政策规定进行清理,对不按
政策规定办理退(免)手续的,一律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已经享受的,要逐户进
行追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