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发改工业[2006]2222号颁布时间:2006-10-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升级,指导我国水泥工业健康持续发展,改变水泥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实现水泥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委制定了《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前  言
  一、水泥工业基本情况
  (一)产量持续增长
  (二)布局趋于合理
  (三)结构调整加快
  (四)规模生产扩大
  (五)装备水平提高
  (六)效益同步增长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厂点分散规模小,质量不稳标号低
  (二)工艺落后能耗高,环境破坏污染大
  (三)人均产出效率低,国际比较差距大
  (四)盲目扩张结构差,矿产资源浪费大
  三、发展环境及需求预测
  (一)发展环境
  (二)需求预测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走循环经济道路
  2、坚持技术进步和保护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
  3、坚持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培育优势大集团
  4、坚持合理布局和发展西部,统筹地区发展
  (三)发展目标
  五、地区布局
  (一)华北地区
  (二)东北地区
  (三)华东地区
  (四)中南地区
  (五)西南地区
  (六)西北地区
  六、保障措施
  前 言
  水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水泥工业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建筑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泥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泥消费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水泥工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当前我国水泥工业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整体发展水平粗放,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生态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落后立窑水泥比重仍比较大,生产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原则,加快结构调整。为指导水泥工业未来10-20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完善有利于发展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避免投资盲目扩张,促进水泥工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专项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各部门在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时要体现本规划精神,各地区制定水泥工业发展规划也要遵循本规划的要求。
  一、水泥工业基本情况
  (一)产量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规模扩大,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很快。1978年全国水泥产量6524万吨,2005年水泥产量10.60亿吨,水泥年产量净增9.95亿吨(见表1)。从1985年起我国水泥产量已连续21年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占世界总产量的48%左右。水泥产量的快速增长,从数量上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1、  1978年以来我国历年水泥产量

 

年份

全国产量

增长量

增长率

年份

全国产量

增长量

增长率

万吨

万吨

%

万吨

万吨

%

1978

6524

959

17.2

1992

30822

5561

22.0

1979

7390

866

13.3

1993

36788

5966

19.4

1980

7986

596

8.1

1994

42118

5330

14.5

1981

8290

304

3.8

1995

47561

5443

12.9

1982

9520

1230

14.8

1996

49118

1557

上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财政部令2006年第69号

下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通知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