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务院法规 > 正文

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03]102号颁布时间:2003-12-25

     2003年12月25日 国办发[2003]1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军区、省军区、各 军,各军兵种、各总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武警部队: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现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社会 保险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社会保险暂行办法   一、为了解决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补贴待遇及关 系衔接问题,解除军人后顾之忧,激励军人安心服役,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军队 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国家建立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基本生活补贴制度和养老、医疗保险个人 账户,并给予个人账户补贴。   三、随军配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以下称未就业随军配偶),依照本办法规定 享受基本生活补贴和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补贴待遇:   (一)随军前未就业、经批准随军随队后未就业且无收入的;   (二)随军前已就业但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经批准随军随队后未就业且无收入 的;   (三)经批准随军随队后未就业且无收入,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将基本养老 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军队的。   四、军队政治机关和后勤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基本生 活补贴的审批与支付、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资格认定,以及基本生活补贴 资金和个人账户资金的管理,并会同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社会保险经办机 构,办理未就业随军配偶社会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资金的转移、接续工作。   五、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基本生活补贴按照下列标准,由军人所在单位后勤 机关按月发放:   (一)驻国家确定的一、二类艰苦边远地区和军队确定的三类岛屿,以及一般地 区部队的军人,其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基本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20元。   (二)驻国家确定的三、四类艰苦边远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 的军人,其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基本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410元。   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具体范围和类别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财政部 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四个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01]14号)执行。军队确定的岛屿类别按《总后勤部关于印发 〈军队地区津贴规定〉的通知》([1998]后财字第331号)执行。   六、驻国家确定的一、二类艰苦边远地区和军队确定的三类岛屿部队的军人,其 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领取基本生活补贴标准全额的期限最长为60个月;驻一般地区 部队的军人,其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领取基本生活补贴标准全额的期限最长为36个 月。未就业随军配偶领取基本生活补贴标准全额期满后,按本人基本生活补贴标准 8%的比例逐年递减。递减后的基本生活补贴最低标准,由总后勤部参照省会城市失 业保险金标准确定。   驻国家确定的三、四类艰苦边远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的军人, 其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基本生活补贴标准不实行递减。   七、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基本生活补贴标准的调整,由总政治部、总后勤部 商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八、军人所在单位后勤机关按照缴费基数11%的规模,为未就业随军配偶建立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需资金由个人和国家共同负担,其中,个人按6%的比例缴费, 国家按5%的比例给予个人账户补贴。缴费基数参照上年度全国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 60%的比例确定。   个人缴费和国家给予个人账户补贴的比例,根据企业职工个人缴费比例的变动情 况,由总后勤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适时调整。   九、本办法实施以前随军随队的未就业随军配偶,1998年1月1日至本办法 实施前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随军随队年限,可根据自愿原则,在本办法实施当年,个人 按缴费基数11%的比例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并全部记入本人的养老保险个人账 户。其补缴年限与本办法实施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十、未就业随军配偶随军随队前已经参加地方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 账户资金转入手续,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未就业随军配偶随军随队前,已经参加地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机关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建立个人账户的,按照国家关于职工跨统筹地区调动的有关规定, 由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军人所在单位 后勤机关。   (二)未就业随军配偶随军随队前,已经参加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但未建 立个人账户的,以及在未实行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按本办法建立养老保 险个人账户。其中,已参加养老保险的,由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其养老保险关系 转入军人所在单位后勤机关。   (三)军人所在单位后勤机关应当及时为未就业随军配偶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并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十一、未就业随军配偶实现就业并参加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资 金转出手续,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未就业随军配偶就业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按照国家关于职工跨统筹 地区调动的有关规定,由军人所在单位后勤机关办理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资金转 出手续。   (二)未就业随军配偶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制度。   (三)未就业随军配偶在军队期间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后的缴费年限,与到地 方后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四)地方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按规定办理未就业随 军配偶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接续工作。   十二、军人所在单位后勤机关为未就业随军配偶建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医疗保 险个人账户资金由个人和国家共同负担。未就业随军配偶按照本人基本生活补贴标准 全额1%的比例缴费,国家按照其缴纳的同等数额给予个人账户补贴。   十三、未就业随军配偶在就业或者军人退出现役随迁后,按照规定应当参加接收 地基本医疗保险的,由军人所在单位后勤机关将其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转入接收地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再由接收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入本人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按照规定不参加接收地基本医疗保险的,其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由军人所在单位 后勤机关一次性发给本人。   十四、未就业随军配偶享受本办法规定的基本生活补贴和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 户补贴待遇,应当向军人所在单位政治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由军人所在单位政治机关 会同后勤机关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对符合条件的,经军人所在单位军政主官 审查同意后,按隶属关系逐级上报正师级(含)以上单位政治机关。   十五、正师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应当会同后勤机关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对符合条件的,办理批准手续,并逐级报军区级单位政治机关和后勤机关备案。   十六、军人所在单位政治机关应当将经批准享受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基本生 活补贴和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补贴待遇的人员名单,采取适当形式,每年公布一 次,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反映不符合条件的,经核实后要予以纠正。   十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基本生活补贴和养 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补贴待遇:   (一)未就业随军配偶已就业且有收入的;   (二)未就业随军配偶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机构安 排工作的;   (三)未就业随军配偶出国定居或者移居港、澳、台地区的;   (四)未就业随军配偶与军人解除婚姻关系的;   (五)未就业随军配偶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六)军人被取消军籍的;   (七)军人退出现役的;   (八)军人死亡的。   十八、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由总后勤部列入年度军费预算,中央财政每年予以 拨付。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中个人缴费部分,由军人所在单位后勤机关在发 放基本生活补贴时代扣代缴。   十九、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必须存入国有商业 银行,专户存储,所得利息直接记入个人账户。   二十、军队政治机关和后勤机关按照规定的职责,对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的 待遇审批,以及基本生活补贴资金和个人账户资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十一、随军前或随军期间有工作且参加失业保险的未就业随军配偶,在军人退 出现役随迁后没有就业的,可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享受期限按其本人实际缴费 年限和国家规定计算的工龄累计确定。二十二、军人所在单位政治机关应当将未就业 随军配偶人员名单及时送部队驻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参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 [2002]12号)的有关规定,对未就业随军配偶再就业给予扶持。   二十三、本办法同时适用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二十四、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无工作随军配偶享受生活困难补 助的原有规定即行废止。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