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务院法规 > 正文

国务院关于省(区、市)民航机场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

国函[2003]97号颁布时间:2003-09-04

     2003年9月4日 国函[2003]97号 民航总局:   你局《关于报请批准(省(区、市)民航机场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 方案)的请示》(民航总局[2003]95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原则同意你局上报的《省(区、市)民航机场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 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和部署,明确有关各方责任, 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同时,稳步实施民航机 场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附件:省(区、市)民航机场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积极稳妥推进省(区、市)民航机场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 关于印发民航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 于印发中国民用航空地区行政机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 发[2002]63号)精神,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原则和目标   省(区、市)民航机场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在确保飞行安全和空防 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保持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稳步 实施。通过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机场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建立机场自主经营、自我 完善、自我发展的机制。设立精干高效的民航行业管理机构,依法对民用航空业进行 监管。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作用,促进机场建设和民航事业发展的机场管 理体制。   二、机场移交范围   (一)现政企合一的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 河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重庆、甘肃、宁夏、青海等17个民航省(区、市) 局和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与其管理的机场实行政企分开,机场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现 由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管理的广东、四川、陕西、辽宁等4个省的机场移交地 方政府管理;已与民航省局分离的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海南等5个省内民航地 区管理局和省局管理的机场或在机场持有的股份,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原由民航 中南空管局代管的珠海、襄樊、宜昌航务管理站一并移交所在机场管理。   (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所属机场继续由其管理。首都国际机场集团公司所属机 场(含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西藏自治区内机场由民航总局管理。   (三)机场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后,撤销民航各省(区、市)局,原则上以省(区、 市)为单位组建机场管理公司,实行企业化经营,统一管理省(区、市)内机场。机 场管理公司组建方案要符合有关规定并报民航总局备案。机场的业务范围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确定;业务范围不清或者有交叉的,由民 航地区管理局根据业务性质,借鉴国内外有关机场的做法,征求各方意见后确定。   (四)机场移交事宜由民航总局或其授权的民航地区管理局与有关省(区、市) 人民政府接洽办理,并签署机场移交书,作为机场移交和责任转移的法律依据。   三、组建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一)在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安徽、 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云南、贵州、重庆、甘肃、宁夏、青 海等23个省(区、市),以及大连、厦门、深圳设立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 下简称“监管办”),代表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所辖地域内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 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监管和市场监管。   (二)民航地区管理局所在的北京、辽宁、上海、广东、四川、陕西、新疆等省 (区、市)的民航安全监管和市场监管工作,由地区管理局负责。   (三)监管办的组成人员,主要从原民航省(区、市)局、航空公司和机场从事 飞行、机务维修、机场安全管理和其他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中调配,逐步配齐。   (四)调配进监管办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人事 部、中编办《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 知》(劳社部发[2001]13号)的规定办理。   四、资产、债权、债务处理及人员安置   (一)在组建监管办和与机场分立时,要合理划分资产,既要保持机场运行业务 和相关资产的完整性,又要为监管办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资产及债权债务的 划分,要以经审计的2002年度民航省(区、市)局(机场)财务决算为依据进行。   (二)原民航省(区、市)局、机场的资产、债权、债务及人员,已明确划归民 航地区管理局、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站)以及航空公司、油料公司等企业的,按 已有决定执行;未明确的,由民航地区管理局征求有关各方意见后提出方案报民航总 局,与中央企业等有关的,由民航总局商财政部、国资委确定。   (三)原民航省(区、市)局(机场)人员,除调配到监管办的人员和空管中心 (站)的机要人员外,全部划归机场管理;机要业务及相关设备划归所在地民航空管 中心(站)管理。各类档案原则上留在机场管理,不做拆分(不含人事档案)。   (四)原民航省(区、市)局职工宿舍已进行房改的,按房改规定办理;没有进 行房改的,宿舍房屋权属随职工分别划归监管办或机场。   (五)机场区域内各驻场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工作区、生活区的空地和规 划用地),由民航地区管理局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在民用机场管理体制改革中认真 做好土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2]183号)和民航总局《关于抓 紧做好民用机场用地划分及办证工作的通知》(民航机发[2002]116号)的 要求,组织机场管理机构及各驻场单位进行划分。机场移交前,应完成土地使用权划 分及划分协议的签署工作,并以省为单位报经民航总局审批。机场和各驻场单位要分 别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证。   五、有关规定及相关政策   (一)机场移交省(区、市)管理后,接受民航总局、民航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 机构--监管办的行业管理。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机场的管理,保证机场 安全生产和空防安全,保证所有航空公司平等使用机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避免省 会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机场业务由一家航空公司垄断。从机场移交之日起,对机场的 安全生产和空防安全工作,机场所在的省(区、市)政府承担领导责任,机场管理机 构承担直接责任,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承担行业管理责任,具体分工由民航总局商 有关地方和机构予以明确。   (二)移交地方管理的机场和各驻场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和技术标准,确保机场的建设和运营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机场要按规定 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报送统计、财务数据和资料。   (三)机场和各驻场单位在机场区域和机场规划范围内使用、征用土地或以有偿 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实施各类建设、安装项目,要符合民用机场总体规划和净空保 护要求,并按规定经民航地区管理局按照机场总体规划予以审核后报有关部门审批。   (四)机场移交前应当足额上缴欠交国家的各项税费。机场移交后,机场按规定 收取的民航机场建设管理费,暂按该机场移交前的方式进行管理。财政部要会同有关 部门抓紧修订现行民航机场建设管理费的有关规定。   (五)对移交地方管理的机场,以省(区、市)为单位计算盈亏,根据国发 [2002]6号文件确定的原则,在“十五”期间由国家继续予以补贴。机场亏损 补贴的具体数额,由财政部、民航总局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对原机场亏损补贴重 新拆分、测算后,连同拨付渠道及使用管理要求等另行确定。机场亏损补贴实行专款 专用,单独列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六)机场移交以前已由发展改革委和民航总局批准的机场建设项目和资金安排 继续执行。机场移交以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航总局对重点机场和中西部地区 机场建设项目视情况继续予以投资补助。   六、组织领导   省(区、市)民航机场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由国务院电力电信民航体制 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民航体制改革工作小组负责协调,民航总局、民航地区管理 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省(区、市)成立由省(区、市)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小 组,负责移交机场的接收和省(区、市)机场管理公司组建工作。各省(区、市)民 航机场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发[2002]6号文件、国办 发[2002]63号文件规定,和民航总局《关于印发〈中国民用航空地区行政机 构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民航政法发[2003]37号)及本 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并力争在2003年年底前完成。 附件:民航总局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机场名单   一、华北地区(12个)   河北省:石家庄正定、秦皇岛山海关、邯郸(通用航空机场);   山西省:太原武宿、长治王村;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白塔、包头、赤峰、通辽、锡林浩特、乌兰浩特、海拉 尔东山。   二、华东地区(15个)   江苏省:南通兴东、常州奔牛、连云港白塔阜、南京禄口;   浙江省:宁波栎社、温州永强、杭州萧山;   安徽省:合肥骆岗、黄山屯溪;   江西省:南昌昌北、赣州黄金;   山东省:济南遥墙、青岛流亭、烟台莱山;   福建省:福州长乐。   三、中南地区(17个)   广东省:广州白云、梅县、湛江、汕头外砂;   河南省:郑州新郑、南阳;   湖北省:恩施许家坪、沙市、武汉天河;   湖南省:长沙黄花、张家界荷花、常德桃花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吴圩、北海福城、桂林两江、柳州白莲;   海南省:海口美兰。   四、西南地区(15个)   四川省:成都双流、西昌青山、南充火花(停航)、达州(停航);   重庆市:重庆江北;   云南省:保山、昆明巫家坝、西双版纳嘎洒、思茅、昭通、丽江、芒市、大理;   贵州省:贵阳龙洞堡、贵阳磊庄(停航)。   五、东北地区(12个)   辽宁省:沈阳桃仙、朝阳、大连周水子、丹东浪头;   吉林省:长春大房身、吉林二台子、延吉朝阳川;   黑龙江省:黑河、哈尔滨太平、佳木斯东郊、牡丹江海浪、齐齐哈尔三家子。   六、西北地区(12个)   陕西省:西安咸阳、榆林西沙、安康五里铺、汉中西关、延安二十里铺;   甘肃省:兰州中川、嘉峪关、敦煌、庆阳(停航);   青海省:西宁曹家堡、格尔木;   宁夏自治区:银川河东。   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个)   乌鲁木齐地窝堡、喀什、伊宁、塔城、且末、阿勒泰、库车、和田、阿克苏、库 尔勒。   注:机场移交,股份制机场仅指民航地区管理局和民航省局持有股份,军民合用 机场仅指民用航站部分。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