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务院法规 > 正文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1]13号颁布时间:2001-02-17

     2001年2月17日 国办发[2001]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意见》已经国务院 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附:教育部 国家计委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国家计委财 政部 (2001年1月23日)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经过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全国 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 是,部分地区仍大量存在中小学危房,严重威胁着师生安全,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为了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国务院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 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消 除现存的中小学危房。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现就有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施"工程",集中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使中小学生和教师在安全,整洁的 教室中安心学习和教书,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的重要举措,是把"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 青壮年文盲"作为"重中之重"的具体体现。国家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危房改造 提供适当资助,充分体现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关心和支 持,有利于保障中小学师生的人身安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 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因此,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的高度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通力合作, 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按要求完成。 二、"工程"由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中 央投入"工程"专款30亿元,重点补助中西部贫困地区。按照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 级管理"的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要切实负起责任并保证投 入,确保在两年左右实现"工程"确定的目标。中央专款补助的地区,地方人民政府应 安排必要的配套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除个别危房改造任务重、有特 殊困难的省(直辖市)外,东部地区的危房改造资金原则上由本地区财力解决,"工 程"的实施要与教育结构、学校的布局调整相结合,要与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的实施相结合,统筹考虑资金安排。 为改造危房而开展的农村教育集资,应严格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和规定的程序报批, 不得借此向农民乱收费和摊派各种费用。 三、为加强对"工程"的领导和管理,成立由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有关负责 同志组成的"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协调决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小组下设办 公室,具体负责"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和检查评估工作。办公室由教育部、国家 计委、财政部有关同志组成。各地区也应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工程"的领导和管理。 四、实施"工程"之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会 同财政、计划、人事、编制等部门,制定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规划应根据覆盖人 口数、服务半径、经济水平、地理环境和教育中长期发展的需求及农村城镇化建设规 划,周密测算。对农村分散的教学点,能够撤并的要尽可能撤并;有条件的,可结合 "工程"的实施建设一批寄宿制学校。不在学校布局规划内的危房应坚决拆除。凡未做 好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央不拨付"工程"专 款。 各地区要在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基础上,对按规划需要改造的中小学危房进行 一次彻底排查、核实,以此为依据制定中小学危房改造规划。纳入"工程"的项目要落 实到学校。 五、"工程"实行项目管理,由项目学校按照规定的文本格式和程序,将项目申请 报告上报省级有关主管部门后再统一上报"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项目学校所在 的县要设立"工程"资金专户,资金封闭运行,根据"工程"进度拨款。中央专款和地方 配套资金必须保证全部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严禁将"工程"专款用于清偿以前中小学 校建设欠债或挪作他用。对克扣、挪用"工程"资金的现象,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 人员的责任。"工程"在选择1至2个省(自治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开。 六、改造、重建的校舍,应本着"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进行建设, 严禁搞脱离当地实际的建设;工程建设实行质量目标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要做好 科学规划、地质勘探和设计工作,确保施工质量。改造后的校舍最低使用寿命须在50 年以上。 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通过"工程"的实施,各地区应建立起 消除中小学危房的工作制度。要对中小学校舍状况检查、危房修缮和改造、事故认定 以及相应的资金安排等作出具体规定,明确责任,逐步形成一个消除中小学危房的有 效机制。"工程"完成后,再出现新的危房间题,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