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外来有害生物防范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林造发[2002]263号颁布时间:2002-11-14
2002年11月14日 林造发[2002]2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
(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为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有效遏制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巩固林业建设成
果,确保国土生态安全,现就加强外来有害生物防范和管理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严重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
近年来,外来有害生物对我国林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据统计,松材线虫病、
红脂大小蠹、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日本松干蚧等外来森林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
达2000多万亩,致死树木上千万株,造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损失达560亿元
人民币。薇甘菊、紫茎泽兰、飞机草等外来有害植物的入侵也给我国林业生产造成严
重损失。目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危险性正在逐步增大,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
艰巨。各地必须充分认识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严重性,进一步提高对外来有害生物防
范和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的防范和管理作为当前我国林业工
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牢牢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将防范措施贯穿于林
业工作的每个环节,搞好综合治理,努力减轻其对我国林业乃至生态、经济和社会造
成的损失。
二、积极组织监测普查,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各地必须坚持每年疫情普查制度,认真抓好常年监测工作,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动
态。交通发达、人为活动频繁地区,特别是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发生区及其周边地区、
重点预防区,要适时开展专项调查,随时掌握检疫最新动态,为实施疫区封锁、疫害
除治和抓好预防工作提供依据。要将森林病虫害监测责任制度落实到山头地块,做到
地无遗漏,人尽其责。要充分发挥护林员的作用,使其在做好护林工作的同时,认真
履行好森林病虫害监测职责,发现病死树和新的有害生物,及时报告。各级森防检疫
机构要对报告情况,及时核查并组织有关专家确诊。疫情确定后,要立即组织防治工
作,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三、不断完善引种检疫审批监管制度,严密堵塞外部入侵渠道。
各地在引种审批工作中,要对国外疫情风险进行充分的分析评估,根据寄主植物
可能携带的病虫、杂草的危险性等级,实行分级管理,采取不同的审批程序和标准。
对可能携带重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寄主植物、目前我国没有的新品种植物、转基因植
物以及天敌的引进,坚决执行先评估、后引进的制度。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
原则,加大对引进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监管力度,凡批准引进的种子、苗木,
必须首先在省级以上森防检疫机构认可的苗圃或隔离试种苗圃进行试种,待试种期满
并确认无疫情后方可分散种植。
四、认真做好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有效防止内部传播蔓延。
各地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木材检查站和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认真抓好产地检疫
和调运检疫,不断提高检疫率和检疫水平。疫情发生区要切实加强疫区的检疫封锁,
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及时划定疫区,严禁所有寄主植物及其产品擅自运
出疫区。疫情未发生区要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加强复检工作,严防疫情发生区的植物
及其产品调入本地。对省际引进的种子、苗木要认真抓好试种工作。对于本地没有的
苗木种类,要在做好风险分析评估工作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是否能够引进种植。
五、积极推进工程治理,减轻危害损失。
各地要在继续抓好国家级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等重要外来有害生物治理工程
的同时,认真抓好松突圆蚧、日本松干蚧、湿地松粉蚧、椰心叶甲等外来有害生物的
治理,坚持逐年拔除一批孤立或危害大的疫点,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今后,在森林
病虫害工程治理项目立项和安排救灾资金时,要优先考虑外来有害生物的治理。有害
生物治理工程要与营造林工程紧密结合,在治理区要加大替代寄主植物更新改造的力
度,注重培植针阔混交林、复层异龄林,真正做到多树种、多材种、乔灌草相结合,
增强林分自身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六、加强科学研究,提高防治科技水平。
各地要积极组织现有的技术力量,积极开展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相关技术研究。
特别要重视开展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途径、入侵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基础研究,外来
有害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体系及经济损失的模式研究,控制外来有害
生物的环保型技术与方法研究以及控制外来生物后的生态系统恢复与栖息生境复原技
术与方法的研究,为防范和管理外来有害生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治能力。
各地要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检疫御灾体系。加强危
险性森林有害生物鉴定与风险评估中心、检疫检验中心实验室、检疫除害处理设施、
隔离试种苗圃建设和检疫检查站建设。二是要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和完善不
同级别和层次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形成完善的预警网络。三是要建全防灾减
灾体系。加强防治机械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行业技术服务体系和技术培训
系统。通过持续的集中建设,不断增强森防行业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防御和治理能力。
八、大力开展部门协作及国际合作交流,积极进行技术培训和社会宣传。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与外检、农业、科技、环保、交通、电信、部队等
有关部门配合,加强信息交流,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共同做好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
侵工作。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和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国际有害生物发生发展动
态和控制技术。要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使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都能掌握防治
外来有害生物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要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举办研讨会、技术讲座、
培训班等形式,深入宣传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严重危害,营造出人人关注、自觉防范
的良好氛围。
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研
究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和对策。要根据各地实际,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实行以法
防治。要建立防范外来有害生物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将责任落实到领导、部门和个
人,真正做到领导责任到位,目标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检查奖惩到位。根据防
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出现的形势,各地要稳定和充实森防队伍,积极筹措防治经费,
为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特此通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