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法规 > 正文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基[1999]13号颁布时间:1999-08-13

     1999年8月13日 教基[1999]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80年代以来,一些省、市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心理素 质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 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 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全面贯彻落实中 央、国务院最近召开的全教会精神和《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 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 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 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 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 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 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 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 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小学 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 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家长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 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教育工作。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应遵循以下一些 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 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 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实施途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 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 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 我的能力。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 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2.除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 行外,还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对小学生也可 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 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 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 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心理健康教育要讲求实效,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方式和所需时间, 各地可从实际出发,自行安排。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 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 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要把对心理 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 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和能 力。通过培训取得证书的教师,还要有从事专职心理咨询(辅导)教师资格认证。对 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本配备合 格心理咨询教师的学校,暂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 队(专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 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 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要创设和构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 良好环境,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大中城市具备 条件的中学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 导,同时要加强。动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科学管理。特别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 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和与各类学科教育的关系。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计划,研究和落实心理健康 教育的办法和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德育处或基 (普)教处负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有专人负责或分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各级教研部门要积极配合、支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 已经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地方和学校,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 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深入;目前还未开展教育的地方,要积极创造条件,从 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 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将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 会,委托部分地区和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全面研究与实验,以加强对心理健 康教育的指导。 六、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尽管在一些地区已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也取得了很 好的经验,但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就全国而言,这项工作还是刚刚起步,相当多的学 校从思想认识、师资水平到必要的条件还难以适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因此, 各地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开展这 项教育。可在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不能一哄而起。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密切的联系,但不能用德育工作来代替,也不能 取代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要注意防止心理健 康教育医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 理论的教育。除了教师辅导参考用书外,不要编印学生用教材,更不能要求学生统一 购买教材。 3.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谨慎使用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 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量。所用量表和测试手段一定要科学,不能简单靠量表测试结果 下结论。对心理测试的结果、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严格保密。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