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0]26号颁布时间:2000-12-08
2000年12月8日 劳社部发[2000]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现将《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制
定本地区再就业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2001-2003年)
1998年-2000年,我部组织实施了“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三年
间,各地紧紧围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需要,层层落实目
标责任,精心组织实施,较好地完成了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截止2000年第
三季度,各地累计培训下岗职工1200多万人,其中78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
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再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为适应新世纪之初实施现代化建设
第三步战赂部署,以及科技进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
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创业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推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加快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我部决定,在认真总结实
施第一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的基础上,组织实施第二期“二年千万”再就
业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市场导向
的就业机制和完善继续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任务,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为目标,坚持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切实有
效地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
力,促进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二、工作目标
2001年至2003年,组织1000万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再就业培训,
其中,培训下岗职工400万人左右,培训失业人员600万人以上。通过技能培训
和创业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和创业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通过
职业指导和相关教育,促使下岗失业人员进一步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在国家政策指导
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或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合
格率力争达到90%以上,培训后一定期限内的再就业串力争达到50%以上,具体
比例由各省市根据当地实际合理确定。
配合下岗职工协议期满出中心、再就业,2001年组织培训下岗职工250万
人;2002年培训100万人;2003年培训50万人,三年合计400万人。
适应企业裁员方式变化和失业人员增加的趋势,逐步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2001年培训100万人以上,2002年培训200万人以上,2003年培训
300万人以上,三年合计600万人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再就业培训计划。各地要认真总结本地实
施第一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的情况,大力推广成功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
法;表扬和鼓励完成任务较好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关注工作中创造出来的新机制、运
用的新技术和新方式;逐一分析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组织力
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授清本地区下岗失业人员状况,包括数量、
年龄、文化素质、技能结构、就业需求、培训意愿等;掌握本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
调整方向,分析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技能素质的需求状况。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地
再就业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分解任务目标,落实责任,提出保障措施,指导本
地再就业培训工作。
(二)合理确定再就业培训基地或定点培训学校。根据职业供求状况和对市场需
求变化趋势的预测,确定培训项目,面向社会各类培训资源,通过项目招投标方式,
选择一批培训设施较好、培训能力较强、培训质量较高的培训机构,作为再就业培训
基地或定点培训学校。根据再就业培训工作需要,指导这些基地或定点校与企业再就
业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机构及用人单位建立伙伴关系,确保下岗失业人员能够及时得
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要通过与再就业服务中心和职业介
绍机构合作,组织好下岗职工的职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各类职业培训机构都要根
据自身条件,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培训专业(工种),
促进培训与就业更好地结合。
(三)实施分类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下岗失业人员年龄、技能、文化
程度和求职愿望,有针对性地分类实施培训。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下岗失业人
员,应组织其参加新技术领域的培训和创业培训;对大龄下岗女职工,组织她们参加
第三产业尤其是家政服务的培训;对技能单一、文化基础较低的人员,可更多地选拔
技能相对简单、就业面广的劳动密集型职业的培训。
(四)实行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结合下岗失业人员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
培训形式。可以实行全日制集中培训与半日制、夜校分散培训相结合;也可以采取在
培训机构集中办班,或企业与培训机构联合办班等形式,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就地、就
近接受培训;还要充分发挥远程职业培训量大、面广、成本低的优势,广泛利用广播
电现、电化教育、计算机互联网,形成远程职业培训网络,把培训节目送到教室、送
到企业、送到劳动者家庭。大力开发和编写适合下岗失业人员特点的音像教材和教学
软件,以灵活实用的方式,为劳动者自学和组织培训提供便利条件。
(五)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创业培训是对小企业经营者开业和经营的培训和指导,
对提高小企业成功率和扩大就业具有积极的作用。要将创业培训在下岗职工比较集中
的大中城市全面推开。开发创业培训项目主要面向第三产业,当前要配合社区服务业
的发展和社区就业岗位的开发,有重点地推行。创业培训可由定点培训机构实施,也
可由培训机构与再就业服务中心联合实施。各地要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创业提供
政策指导,并协调有关方面做好后续扶持工作,落实小额贷款、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
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创业的指导和帮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要把再就业培训作为推动再就业工作的一
项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本地再就业培训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应向当
地政府汇报,争取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再就业培训目标任务与下岗职工基本
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一并布置、一并检查、一并考核,逐级落实目标责
任。要主动争取工商、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支持,加强协作,落实好下岗失业人员再
就业培训的优惠政策。加强与有关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联系,做好实
施再就业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劳动保障部门的培训、鉴定、就业、监察等机构也要
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二)积极落实再就业培训经费,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再就业培训的对
象是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对个人主要应实行减免培训费用,培训所需经费主要由政
府财政拨付。要认真执行中央有关文件要求,根据再就业培训规划,编制再就业培训
经费年度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争取财政承担的资金到位。失业人员在享受失
业保险期间可以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其参加职业培训的补贴。要与财政部门协商,制
定再就业培训经费的补助标准和拨付办法,积极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通过核定培
训的合格率和培训后一定期限内再就业率,核拨培训经费,将培训经费的使用与市场
需求和培训质量挂钩,规范培训行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三)加强就业服务,增强培训实效。建立职业需求预测、失业登记、职业培训、
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一条龙”服务机制,促进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职业介绍机构
应设立培训服务窗口,提供培训政策咨询,公布培训机构专业设置,使下岗失业人员
在办理求职或失业登记时,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专业参加培训。对取得培
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下岗失业人员,应根据其所学技能,纳入劳动力市场信
息库,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求职信息,沟通与用人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并优先推荐
就业。对于有自谋职业意愿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要联合有关部门,帮助落实工商登
记、税费减免、场地安排、资金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四)严格执行就业准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认真执行《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
员规定》,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公平的就业
机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减免费鉴定考核服务,对鉴定合
格人员,按规定发给职业资格证书。职业介绍机构在办理就业手续和发布招工信息时,
要对实行就业准入职业(工种)明确标识并严格把关。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定期对企
业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再就业培训的社会影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
等新闻媒体,宣传国家就业形势、方针、政策,宣传再就业培训政策、措施、方法,
宣传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后成功就业或创业的典型,宣传行业、企业和各类教育培
训机构开展再就业培训的成功经验,努力扩大再就业培训的社会影响,形成全社会关
注和支持再就业培训的良好局面,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
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实施步骤
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制定计划阶段:2001年3月底之前,完成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
年再就业培训工作总体计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的制定,并报部培训就业司备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1年4月-2003年底,具体组织实施下岗失业人
员再就业培训工作。要建立和完善信息通报制度,每半年向部培训就业司上报本省再
就业培训进展情况。
(三)检查评估阶段:劳动保障部不定期对再就业培训工作情况进行抽查;
2003年底,组织再就业培训工作检查评估,对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
划落实情况进行总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