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法规 > 正文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粮食储备局、农业部、铁道部、交通部关于进一步搞好粮食市场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工商市字[1999]第33号颁布时间:1999-02-11

     1999年2月11日 工商市字[1999]第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计委(计经委)、粮食厅(局)、农业 (垦)厅(局)、铁路局、交通厅(局):   《国务院关于印发当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发[1998] 35号)下发后,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加大了对粮食 市场管理的力度,在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特别是在管住、管好粮食收购市场方面做了大 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切实维护好粮食流通的 正常秩序,保护合法的粮食流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全面、深刻、准确地领会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的精 神,切实做好粮食管理工作,维护好粮食流通的正常秩序,严厉打击违法收购、贩运 粮食的行为,保护合法的粮食运销,搞活粮食流通。   二、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前一阶段取得成绩的 基础上,再接再厉,进一步管好粮食流通市场。当前要重点加强对各类粮食加工企业 特别是个体、私营粮食加工企业粮源的监督检查,要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 进行严格监管。粮食加工企业只能从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购进粮食,必须建立台帐制度, 购进原粮和销售成品粮要如实登记作帐,并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凡不 能出具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或县以上粮食交易市场销货发票的,一律视为非法粮源,按 有关规定严厉处理。   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积极支持各类粮食加工、运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 合法经营活动,保护粮食的合法运销。要严格自律、秉公执法、依法行政,不得以任 何借口在公路、港口、码头、车站设卡,不得变相收费。   四、凡属跨县(市)运销的小麦、玉米、稻谷及其成品粮严格按照国家发展计划 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粮食储备局联合下发的《关于粮 食销售发票使用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计粮办[1998]2432号)的规定 执行。对于糯稻(米)、紫稻(米)、黑稻(米)、甜玉米、爆裂玉米等产量小、有 专门用途的特殊品种,经省级农业、农垦和粮食部门审核认定,其购销、运输可视同 小杂粮办理。   五、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调拨、集并、移库以及进出口、军供、救灾粮食的调运, 必须持有国家粮食储备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开具的 注有调往目的地的调运凭证(正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及部队农场内部调拨 自产的粮食,必须持有兵团或农垦及农场粮食主管部门开具的调拨凭证(正本)。   六、国有农业、农垦企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队农场将自产的粮食跨县 (市)运往销售地或县上粮食交易市场的,必须持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垦局 (总公司)、管理局、兵团、部队农场粮食主管部门开具的准运证明。单位和个人在 外地承租土地生产的粮食,原则上要交售给生产所在地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储企 业要按照当地政府制定的保护价敞开收购,不得限收拒收、压级压价;需要运回原所 在地的粮食,需凭生产所在地的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开具的自产证明运输。以上证 明必须如实注明运输目的地和粮食品种、数量。   七、铁路、交通部门要大力支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对不 能出具带有随货同行联(承运联)的增殖税专用发票、粮食销售统一发票或上述规定 合法凭证的粮食,不得承运。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有关规定要求检查的粮食,粮 食发运地和到达地的车站、港口、码头要协助办理,对非法贩运的粮食不得放行。各 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不得弄虚作假,为非法粮源的运销提供方便, 一经查出,严厉追究有关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 (5)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