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证券法规 > 正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2004年修订)的通知

证监会计字[2004]4号颁布时间:2004-01-15

     2004年1月15日 证监会计字[2004]4号 各上市公司、有关会计师事务所:   为准确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保护投资者 的合法权益,我会对2001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 号——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计字[2001]7号)作了修订,现予发布,请遵 照执行。 附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             (2004年修订) 背景   为准确考核上市公司、拟发行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盈利能力,我会在相 关融资法规及多项信息披露规范中使用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由于这些规范未 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外延给出清晰的界定,公司对此理解不一,具体执行时往往采用 不同的判断标准。这导致公司对所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等财务指标的 计算可能不准确,相互间也缺乏可比性。2001年4月25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对非经常性损 益的含义和内容作了较为清晰的界定,但从执行的情况看,无论是其披露还是涉及项 目的认定方面均存在差异,出现公司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加减少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现 象。 相关规定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公 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半年度报告》、《公开发行证 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中期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公开发行 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 《关于做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工作的通知》、《关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 知》等。 问题   何为非经常性损益?它包括哪些项目? 解答   一、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 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 各项收入、支出。   二、非经常性损益应包括以下项目:   (一)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 的损益;   (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   (三)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   (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五)短期投资损益,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获得 的短期投资损益除外;   (六)委托投资损益;   (七)扣除公司日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其他各项营 业外收入、支出;   (八)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九)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转回;   (十)债务重组损益;   (十一)资产置换损益;   (十二)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十三)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   (十四)中国证监会认定的符合定义规定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三、公司在编报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或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时,应将上述项目 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四、公司在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 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时,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所得税影响数。   五、公司应在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以及申请发行新股材料中对非经常性损益项 目内容及金额予以充分披露。   六、注册会计师为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申请发行新股材料中的财务报告 出具审计报告或审核报告时,应单独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予以充分关注,对公司在财 务报告附注中所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进行核实。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