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切实加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
银发〔2001〕236号颁布时间:2001-07-24
2001年7月24日 银发〔2001〕236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国有独资商业银
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近几年,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发展较快。逐
步推广使用商业汇票,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改善金融服务和健全信用制度发挥了积
极的作用。但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对承兑、贴现审查把关不严,甚至擅自放宽条件,对不具有贸易背
景的商业汇票办理了承兑与贴现,有的甚至内外勾结,弄虚作假,违法违规使用信贷
资金,引发新的金融风险;二是一些商业银行尚未真正把商业汇票作为调整资产结构
和改善金融服务的手段,办理贴现过于依赖中央银行再贴现;三是有些承兑银行信用
观念淡薄,结算纪律松驰,故意压票、拖延支付,扰乱票据流通秩序;四是银行承兑
汇票比重过高,商业承兑汇票比重过低,票据市场工具单一。为维护商业汇票业务健
康发展,必须进一步规范票据行为,防范票据风险,切实加强与完善商业汇票承兑、
贴现和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禁承兑、贴现不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交易性票据,必须具
有真实贸易背景。企业签发、承兑商业汇票和商业银行承兑、贴现商业汇票,都必须
依法、合规,严禁签发、承兑、贴现不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各商业银行要进一
步完善承兑授权制度和承兑授信业务管理。要在出票环节严格把关,切实加强承兑业
务审查,办理承兑业务时,必须审查承兑申请人与票据收款人是否具有真实的贸易关
系,对不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或不能确认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不得办理承
兑。各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办理贴现业务。所办理的每笔票据贴现,必须
要求贴现申请人提交增值税发票、贸易合同复印件等足以证明该票据具有真实贸易背
景的书面材料,必要时,贴现银行要查验贴现申请人的增值税发票原件。对不具有贸
易背景的商业汇票,不得办理贴现。
二、切实加大对违规票据当事人的处罚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要进一步加强
对辖内商业汇票业务的监督管理。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护票据流通秩序,防范票
据风险,督促辖内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商业汇票业务。
(一)建立通报制度。要加强对票据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加强现场检查,及时
向辖内各金融机构通报恶意贴现的企业名单和故意压票、拖延支付的承兑银行名单。
对违规的辖区外承兑银行,要按季将名单报送总行,总行将通报全国。
(二)实行退出交易制度。对违规办理承兑、贴现的金融机构,以及故意压票、
拖延支付的承兑银行,一经查实,要视情节轻重,责令其暂停或停办承兑、贴现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要暂停或停办对其再贴现。
(三)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金融机构承兑、贴现不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除
责令承兑银行无条件付款外,还要依据《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处以
罚款,并责成该金融机构对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
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三、进一步改进再贴现业务管理
(一)切实加强对再贴现票据的合规性审查。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要进一步完
善辖内再贴现业务的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总行规定的对象、条件和操作程序办理
再贴现,切实加强对再贴现票据的合规性审查。所办理的每笔再贴现,必须要求再贴
现申请人提交与该票据相对应的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对不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
非直接参与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签发的商业汇票,以及签发后即办理贴现、贴现后
即用于再贴现的商业汇票,严禁办理再贴现。
(二)适度集中再贴现业务管理。要逐步改变现行再贴现逐级申请和下达限额、
各中心支行分散操作的管理方式,各分行辖内的再贴现应主要由分行、省会(首府)
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集中办理。同时,要严格控制对商业银行基层营业机构的
再贴现,逐步提高对商业银行法人及其票据专营窗口的再贴现比重,以支持商业银行
通过转贴现和系统内买卖票据,改善流动性管理。
四、继续稳步推广使用商业汇票
(一)积极推广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现阶段,要在继续稳步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业
务的同时,把发展商业汇票业务的重点放在商业承兑汇票的推广使用上,并使之逐步
成为主要的票据市场工具。要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一些产供销关系稳定、资信优良
的企业,通过签发商业承兑汇票衔接产销关系、加速资金周转、拓宽融资渠道。
(二)商业银行要通过稳步发展商业汇票业务,改善金融服务,增强竞争力,特
别是在经济发达、金融机构集中的中心城市,要适度集中商业汇票业务的经营管理,
以防范票据风险、提高票据业务的效率和规模效益。
(三)对票据贴现和转贴现业务实行单独考核。从2001年9月起,各金融机
构要设立相应的会计科目,单独核算和反映票据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同时,
各金融机构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和信贷收支表时,应单列“票据融资”项目,在向人民
银行统计部门报送数据时,要将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分别归入“全科目”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为:“1111C0000-贴现”、“1111C1000-其中:转贴
现”、“113135000-再贴现”。“票据融资”不再计入金融机构的存贷比
例考核。
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将本通知发至辖内各城市商业银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