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投资价格法规 > 正文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建设项目评估暂行办法

计资[1987]1850号颁布时间:1987-10-14

     1987年10月14日 计资[1987]1850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和建设项 目“先评估、后决策”的指示精神,搞好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其他单位委托的建设 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评估,保证评估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建设项目的评估报告,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评估人员要站在国家 立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评估意 见要做到公正、科学、可靠。   第三条  建设项目的评估,应论证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和规 定,是否符合国家宏观经济要求,符合国民经济长远规划、行业规划和国土规划的要 求,布局是否合理;在技术、工程上是否合理可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良好。   第四条  建设项目的评估工作应从宏观效益分析和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定量 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相结合等 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抓住关键问题,突出重点,发挥公 司拥有多学科人才的优势,组织各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综合研究,提出评估意见。   第二章  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  评估工作计划的编制与修订。公司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经委下达的评 估项目计划和其他单位委托评估的项目,进行工作安排,提出具体实施意见,编制公 司的评估工作实施计划。由于情况变化,实施计划需要调整时,经过必要的审批手续, 予以修订。   第六条  评估工作的组织,项目评估工作由公司按项目的不同建设规模、不同 技术水平及任务繁简程度、协作配套范围以及资金来源等情况,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 估:   1.公司项目部为主进行评估。   2.公司组织专家委员会有关委员或有关专家参加,成立项目评估专家组进行评 估。   3.公司组织成员公司或有关单位进行评估。   第七条  评估工作的实施。   1.为开展评估工作做好准备,公司要及早组织力量参与待评项目的有关调查、 考察、文件编制和预审等工作。   2.委托单位需提供待评项目的文件资料以及主管部门审查意见等,公司接到待 评项目的文件资料后,如发现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评估要求的,应向委托单位报告, 并请报送单位补做工作、补送文件资料,同时可着手进行适当准备,待所需文件资料 达到规定和要求后,正式开展评估工作。   3.公司要定期检查评估工作的进度、质量和存在问题,除采取必要的措施外, 应及时向委托单位通报情况,以便取得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协助。   4.项目评估结束后,公司要及时了解评估意见的采纳情况和对评估工作的反映。   第八条  项目评估费用,以满足开展工作的基本开支为原则,具体办法按国家 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项目评估的内容   第九条  项目评估分为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评估三类。   第十条  根据工业、交通行业的特点,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的内容提出 下述要求,其他行业可参照办理。   1.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宏观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 家规定的投资方向,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地区规划,是否符合经济 和社会发展需要。   2.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分析市场预测是否准确,项目建设规模是否经济、合理,产品的性能、品种,规 格构成和价格是否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趋势和有无竞争能力。   3.工艺、技术、设备。   (1)分析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是否先进、适 用、可靠。采用的国内科研成果,是否经过工业试验和技术鉴定。引进的国外工艺、 技术、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国情,是否成熟,有无盲目性、重复引进现象。 引进的专利技术是否有失效的专利或不属专利的技术。   (2)衡量技术水平的技术指标一般应包括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 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产品质量指标、单位产品的占地面积、单位产品的运输量等通 用指标及适用于各部门、各行业特点的具体指标。行业技术指标和参数另行制订。   (3)大型项目和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作用的项目,所用技术指标应与国内外同类 型企业的先进水平进行对比。   (4)有条件进行综合利用的项目,是否有综合利用的方案,方案是否合理、可 行。   4.厂址、坝址、线路方案。   厂址、坝址、线路方案有无多方案比选,所定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土规划、 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文物保护的要求和规定,有无多占土地和提前征地的情况。   5.建筑工程的方案和标准。   (1)建筑工程有无不同的方案比选,如水电工程的坝型和工程总体布置方案选 择,桥梁建设的不同结构比选等,要分析选定的方案是否经济、合理。   (2)论证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对工程的影响和采取的治理 措施。   (3)建筑工程采用的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是否贯彻了勤俭节约的方针。   6.外部协作配合条件和配套项目。   要研究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原材料、燃料的供应条件及供电、供水、供热、 交通运输等是否落实、可靠,是否取得有关方面的协议或意向性文件。配套项目能否 同步建设。   7.环境保护。   项目"三废"治理是否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有无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同意的文 件。   8.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是否合理,有无高估冒算、任意提高标准、扩大规模以及有无漏项、少 算、压低造价等情况。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否可靠,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9.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从项目本身出发,采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对项目的投入 费用、产出效益、项目的偿还贷款能力,及外汇效益等财务状况进行计算和核实,以 衡量项目的经济效益。   财务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详见附件《建设项目经济评估细则》(略)。   10.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社会的角度,衡量建设项目需要国家付出的代价和给国 民经济带来的效益,从宏观上比较得失关系,从而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鉴于国民经济涉及的范围较广,有些经济参数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待颁发后, 大型重点工程和由于产品价格不合理,严重扭曲经济效益的项目,必须进行国民经济 评价,其他项目有条件的也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详见附件《建设项目经济评估细则》(略)。   11.不确定性分析。   在进行财务和国民经济评价时,都要作不确定性分析。应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 感性分析,有条件时应进行概率分析,以确定项目在财务上、经济上的抗风险能力。   12.社会效益评价。   社会效益包括生态平衡、科技发展、就业效果、社会进步等方面。应根据项目的 具体情况,分析可能产生的主要社会效益。   13.项目的总评估。   汇总各方面的分析、评价,进行综合研究,提出结论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  项目建议书和初步设计的评估   1.项目建议书的评估可参照以上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要求适当简化。   2.工程初步设计的评估内容按国家有关审批初步设计的要求掌握,应着重核查 项目的主要工艺、设备和技术经济指标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审定的要求。   第十二条  对以下几类项目评估的补充要求   1.国内合资项目。   需补充评估项目的合资方式,经营管理方式,收益分配和债务承担方式等是否恰 当,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利用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等项目。   需补充评估合作外商的资信是否良好;项目的合资方式、经营管理方式、收益分 配和债务承担方式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借用外资贷款的条件是否有利, 创汇和还款能力是否可靠,返销产品的价格和数量是否合理;以及国内投资和国内配 套项目是否落实等内容。   3.技术改造项目。   需补充评估对原有厂房、设备、设施的拆迁利用程度和建设期间对生产的影响等 内容。要比较改造前、后经济效益的变化,对比与新建同样项目投资效益的差别。   第四章  评估工作的质量要求和责任制   第十三条  进行项目评估,需要掌握可靠的资料,信息和情报。评估人员应认 真做好调查研究和分析工作,注意搜集、整理有关资料、数据。   第十四条  评估报告应论据充分、数据准确、文字简练、结论明确。力求在技 术、工程、经济等方面不出现失误。   第十五条  建立评估工作责任制。   1.每个评估项目都要指定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评估工作的全过程负责。   2.聘请专家参加项目评估,需要成立专家组时,应选定专家组组长,主持专家 组工作,并负责协调,汇总专家意见。   3.组织成员公司评估时,要签订协议,明确评估工作的进度、质量要求、双方 职责和费用支付等。   4.评估工作各级负责人应按项目评估的要求,严格把好进度和质量关,如果出 现失误,要追究有关人员应负的责任。   5.评估报告除由于保密要求不宜公布外,在经过委托单位同意后可以有组织地 向有关部门发表,取得社会的监督。   第十六条  对评估工作质量高,提出重要意见和建议,因而节约较多投资,大 幅度提高投资效益或避免较大损失的单位或个人,公司将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项目评估工作,涉及国家经济建设的许多重要情况,有不少文件、 资料、数据属国家机密,评估人员必须加强保密纪律,严守国家机密。参加项目评估 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未征得委托单位和提供待评文件单位同意,不得将评估项目有关 的文件、资料和数据对外提供。   第十八条  对有特殊评估要求的项目,公司将按照本办法的基本原则,结合项 目特点,拟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5)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