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政监督与法制建设 >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颁布时间:1995-10-30

   (1995年10月30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公布自199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章 航空人员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三十九条 本法所称航空人员,是指下列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空勤人员和地面人员: (一)空勤人员,包括驾驶员、领航员、飞行机械人员、飞行通信员、乘务员; (二)地面人员,包括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签派员、航空 电台通信员。 第四十条 航空人员应当接受专门训练,经考核合格,取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颁发的 执照,方可担任其执照载明的工作。 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取得执照前,还应当接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 认可的体格检查单位的检查,并取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颁发的体格检查合格证 书。 第四十一条 空勤人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应当随身携带执照和体格检查合格证书,并接受国 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查验。 第四十二条 航空人员应当接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和考核;经检 查、考核合格的,方可继续担任其执照载明的工作。 空勤人员还应当参加定期的紧急程序训练。 空勤人员间断飞行的时间超过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时限的,应当经过检 查和考核;乘务员以外的空勤人员还应当经过带飞。经检查、考核、带飞合格的,方 可继续担任其执照载明的工作。 第二节机 组 第四十三条 民用航空器机组由机长和其他空勤人员组成。机长应当由具有独立驾驶该型号民 用航空器的技术和经验的驾驶员担任。 机组的组成和人员数额,应当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 民用航空器的操作由机长负责,机长应当严格履行职责,保护民用航空器及其所 载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机长在其职权范围内发布的命令,民用航空器所载人员都应当执行。 第四十五条 飞行前,机长应当对民用航空器实施必要的检查;未经检查,不得起飞。 机长发现民用航空器、机场、气象条件等不符合规定,不能保证飞行安全的,有 权拒绝起飞。 第四十六条 飞行中,对于任何破坏民用航空器、扰乱民用航空器内秩序、危害民用航空器所 载人员或者财产安全以及其他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机长有权 采取必要的适当措施。 飞行中,遇到特殊情况时,为保证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的安全,机长有权对 民用航空器作出处置。 第四十七条 机长发现机组人员不适宜执行飞行任务的,为保证飞行安全,有权提出调整。 第四十八条 民用航空器遇险时,机长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并指挥机组人员和航空器上其 他人员采取抢救措施。在必须撤离遇险民用航空器的紧急情况下,机长必须采取措施, 首先组织旅客安全离开民用航空器;未经机长允许,机组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民用航空 器;机长应当最后离开民用航空器。 第四十九条 民用航空器发生事故,机长应当直接或者通过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如实将事故情 况及时报告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 第五十条 机长收到船舶或者其他航空器的遇险信号,或者发现遇险的船舶、航空器及其人 员,应当将遇险情况及时报告就近的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并给予可能的合理的援助。 第五十一条 飞行中,机长因故不能履行职务的,由仅次于机长职务的驾驶员代理机长;在下 一个经停地起飞前,民用航空器所有人或者承租人应当指派新机长接任。 第五十二条 只有一名驾驶员,不需配备其他空勤人员的民用航空器,本节对机长的规定,适 用于该驾驶员。 第六章 民用机场 第五十三条 本法所称民用机场,是指专供民用航空器起飞、降落、滑行、停放以及进行其他 活动使用的划定区域,包括附属的建筑物、装置和设施。 本法所称民用机场不包括临时机场。 军民合用机场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管理办法。 第五十四条 民用机场的建设和使用应当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提高机场的使用效率。 全国民用机场的布局和建设规划,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 关部门制定,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国民用机场的布局和建设规划,制定本 行政区域内的民用机场建设规划,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将其纳入本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十五条 民用机场建设规划应当与城市建设规划相协调。 第五十六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机场,应当符合依法制定的民用机场阳和建设规划,符合 民用机场标准,并按照国家规定报经有关主管机关批准并实施。 不符合依法制定的民用机场布局和建设规划的民用机场建设项目,不得批准。 第五十七条 新建、扩建民用机场,应当由民用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布公告。 前款规定的公告应当在当地主要报纸上刊登,并在拟新建、扩建机场周围地区张 贴。 第五十八条 禁止在依法划定的民用机场范围内和按照国家规定划定的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从 事下列活动: (一)修建可能在空中排放大量烟雾、粉尘、火焰、废气而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物 或者设施; (二)修建靶场、强烈爆炸物仓库等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物或者设施; (三)修建不符合机场净空要求的建筑物或者设施; (四)设置影响机场目视助航设施使用的灯光、标志或者物体; (五)种植影响飞行安全或者影响机场助航设施使用的植物; (六)饲养、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动物和其他物体; (七)修建影响机场电磁环境的建筑物或者设施。 禁止在依法划定的民用机场范围内放养牲畜。 第五十九条 民用机场新建、扩建的公告发布前,在依法划定的民用机场范围内和按照国家规 定划定的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存在的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灯 光和其他障碍物体,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清除;对由此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补偿或 者依法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六十条 民用机场新建、扩建的公告发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 规定,在依法划定的民用机场范围内和按照国家规定划定的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修建、 种植或者设置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灯光和其他障碍物体的,由机 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清除;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修建、种植或者设置 该障碍物体的人承担。 第六十一条 在民用机场及其按照国家规定划定的净空保护区域以外,对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 高大建筑物或者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飞行障碍灯和标志,并使其保持正 常状态。 第六十二条 民用机场应当持有机场使用许可证,方可开放使用。 民用机场具备下列条件,并按照国家规定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申请机场使用许可 证: (一)具备与其运营业务相适应的飞行区、航站区、工作区以及服务设施和人员; (二)具备能够保障飞行安全的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气象等设施和人员; (三)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保卫条件; (四)具备处理特殊情况的应急计划以及相应的设施和人员; (五)具各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国际机场还应当具各国际通航条件,设立海关和其他口岸检查机关。 第六十三条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由机场管理机构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经国务院 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颁发。 第六十四条 设立国际机场,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报请国务院审查批准。 国际机场的开放使用,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对外公告;国际机场资料由国 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统一对外提供。 第六十五条 民用机场应当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采取措施,保证机场内人员 和财产的安全。 第六十六条 供运输旅客或者货物的民用航空器使用的民用机场,应当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 管部门规定的标准,设置必要设施,为旅客和货物托运人、收货人提供良好服务。 第六十七条 民用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依照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好机场环境保护 工作。 第六十八条 民用航空器使用民用机场及其助航设施的,应当缴纳使用费、服务费;使用费、 服务费的收费标准,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物价主管部门 制定。 第六十九条 民用机场废弃或者改作他用,民用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办理报批手续。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