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的通知(三)
颁布时间:1996-04-26
(1996年4月26日)
(三)就业
任务指标:
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全面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稳定福利企业,扶
助残疾人个体开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使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左右。
主要措施:
1.建立和健全省、市、县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同
级残联所属事业单位,在劳动部门指导下,综合管理本地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工作,
掌握残疾人劳动力资源状况和用人单位需求;开展职业培训;组织按比例就业,管理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扶助个体、集体从业;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服务。
2.全面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 各地依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制定本地区
按比例就业具体规定,采取切实措施普遍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 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解释、动员工作,使社会理解、支持,各单位主动安
排残疾人就业。
--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做好残疾人定向职业培训,建立试用制度,推荐适合
的劳动者。
--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要按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
就业。暂时达不到比例的,要采取措施尽快达到规定比例。
-- 严格执行财政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暂行规定》,确保残疾人就业保障
金专项用于残疾人就业工作。
3.加强福利企业管理,清理假冒福利企业;坚持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宗旨和方向,
改善残疾职工工作条件和生活状况;执行、完善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福利企业稳定、
健康发展。
4.鼓励残疾人开办集体、私营企业及从事个体经营,在选择项目、核发执照、
落实场地、筹集资金等方面给予照顾和扶持。
5.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结合,为农村残疾人提供产
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服务,在技术培训、生产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
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和帮助。
(四)减缩贫困
目前全国尚有1800万残疾人未解决温饱,其中有 1500万人有劳动能力
仅未能劳动就业,另300万人(城镇30万、农村270万)由于重度残疾处于特
困状态。
任务指标:
-- 开展残疾人专项扶贫,扶持残疾人劳动就业,基本解决1500万贫困残疾
人温饱问题。
-- 采取专项补助办法,保障300万特困残疾人基本生活。
主要措施:
1.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在本世纪内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总
体要求,将扶持残疾人脱贫和保障特困残疾人基本需求列入工作议程,加强领导,落
实经费,针对残疾人特点采取切实措施减缩贫困。
2.设立康复扶贫贷款,专项开展残疾人扶贫。
-- 贷款的设立:“八五”期间国家已设立的康复扶贫贴息贷款继续留用,“九五”
期间进一步扩大贷款规模。
-- 贷款的投放:国家康复扶贫专项贷款的分配方案,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会同
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制定,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
-- 贷款的使用:康复扶贫贷款主要用于扶持覆盖面广、投资少、周期短、见效
快、直接解决或带动残疾人脱贫的项目。贷款项目由省农业发展银行会同省残联在地、
县级残联申报的康复扶贫贷款项目计划中择优确定。
-- 贷款的匹配:使用国家康复扶贫贷款的地区,要安排相应资金配套使用。
-- 贷款的管理:国家康复扶贫专项贷款,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各省农业发
展银行依据《康复扶贫贷款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3.城镇实行专项补助,农村实行统筹扶助。
-- 已经实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方,要将特困残疾人生活保障纳入其中;
暂未实行的地方,当地政府应视情况按月给特困残疾人一定补助。
--农村以“集体经济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筹集资金和实物,定期发给特困残疾
人。
4.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单位和个人广泛开展“帮、包、带、扶”活动,使残疾
人得到帮助。
(五)盲人按摩
按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疗、保健方法。盲人触觉灵敏、注意力集中,适宜从事
按摩。我国现有1万多名盲人从事医疗按摩,占全国医疗按摩人员的一半左右。近年
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摩尤其是保健按摩的社会需求迅速增加,为盲人服
务于社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任务目标:
-- 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1.8万名,培养盲人医疗按摩人员2000名,使
盲人按摩人员达到3万名。
-- 建立按摩指导服务网络,实施行业管理,多渠道、多层次地为盲人按摩人员
提供从业岗位,形成规范的、具有特色的按摩医疗保健业。
主要措施:
1.实行规范化行业管理。制定盲人按摩机构管理办法,有关保健按摩人员及医
疗按摩人员职业资格问题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建立、完善盲人按摩行业管理服务网络;中国盲人按摩中心和地方盲人按摩指导机构,
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按摩进行行业指导和服务。
2.中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以实用性保健按摩为重点,多渠道、分层次
地做好培训和培养工作。统一编写按摩教学大纲、教材、培训讲义和保健按摩手册;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盲人按摩专业和盲人按摩中等专业学校的作用,培养按摩师资和医
疗按摩骨干人员;依托盲校、按摩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培训保健按摩人员。
3.鼓励各地建立盲人按摩院所,扶持盲人按摩人员集体开业、个体从业,相关
服务行业和单位、医疗机构的按摩科室在同等技术水平条件下要优先安排盲人按摩人
员就业。
(六)文化生活
任务目标:
-- 公共文化机构要努力满足残疾人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场所应普遍对残疾人
开放并提供特别服务,公共文化活动要广泛吸收残疾人参与。同时,为适应残疾人特
点和特殊需要,要开辟专门活动场所,举办专项文化娱乐活动,出版特殊文化产品,
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
-- 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组织残疾人普遍开展
体育健身活动并使4~6个竞技体育项目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主要措施:
1.公共文化机构主动为残疾人服务。
--大、中城市图书馆要提供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借阅,文化馆要提供特殊艺术辅
导,各类文化场所都要为残疾人提供特别辅助和优惠。
-- 逐步增加配有字幕的影视作品。
-- 增加适合盲人、聋人、弱智人的读物。
-- 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和比赛要积极吸收残疾人参加。
2.开辟专门活动场所。在省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内设立残疾人活动中心,有条
件的地方及残疾人集中的单位因地制宜开辟残疾人活动站,基层残疾人组织可借用场
所定期举办活动。
3.活跃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性摄影、集邮、书画、棋类比赛等,普及自
娱性社区文艺活动,活跃特教学校校园文化,培养特殊艺术人才,举办第四届全国残
疾人艺术汇演,发展业余建制、专业管理的残疾人艺术团(队),愉悦身心,展示才
华,增进理解和交流。
4.普及群众体育,提高竞技水平。
--完善地方各级、各类残疾人体育组织,加强管理,分类指导。
-- 基层残疾人组织和家庭应鼓励和帮助残疾人掌握方便、适用的健身方法,积
极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 切实抓好特教学校的体育活动(课),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
-- 各体育场(馆)应优惠或免费向残疾人开放。
-- 建立业余建制、相对稳定、适时更新的骨干运动员队伍,业余训练与强化集
训相结合,集中力量、发挥优势、抓好重点项目,提高竞技水平。办好第四、第五届
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第七届远南运动会和第十、第十一届残疾人奥运会上争取优异
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