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
颁布时间:1996-01-29
(1996年1月29日)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对“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
确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措施是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
业生产条件。
建国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
突出问题,农田水利建设同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的发展很不适应。许多地
方严重干旱缺水;大江大河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众多的中小河流亟待治理;一些地
方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很多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不配套,效益差等。我们必须下大力
量,使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貌在比较短的时期内有一个更快更大的改变,以确保
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村经济的繁荣,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
和社会的稳定。为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和方针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大干5年到10年,使我国的
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一个大的改善。当前,在对现有工程进行除险加固、清淤
除障、水毁修复、更新改造、挖潜配套的同时,要积极兴建一批蓄、引、提、灌、排
等小型水利工程,扩大灌溉面积;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建设一批节水、旱作增产重点县;组织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
大力植树造林,加强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进一步解决好乡镇供水和人畜饮水问题。
各地都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明确重点,确定目标、任务,制订具体措施,
并真正落到实处。
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自力更生为主、
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按照“巩固提高,积极发展,加强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
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农业综合开
发、山区开发建设、商品粮基地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设、扶贫开发等很好地结
合起来,形成合力,提高整体效益。
二、发动和依靠群众,增加劳动积累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兴修水利、
改土造田、植树造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很高的积极性。各级政
府要重视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因势利导,精心组织,主动引导广大
农民群众集资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村的劳动积累是农民自愿通过劳动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一种自我积累和自
我发展的有效办法。各地要继续完善农村劳动积累工制度,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农民
劳动积累工政策。在实际生产需要和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农民多出一些劳动积累工投
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变生产条件,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是一件好事,应当鼓励
和支持。要把农民自愿投劳与加重农民负担区分开来。对农民劳动积累工的使用,一
定要组织好,要爱惜民力,真正见到实效,要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不准
“一平二调”。跨区域的中小型水利项目用工,确需动用非受益地区劳力时,应采取
以工换工或以资项工的办法,按受益范围分级承担。水利工程受益区(包括间接受益
区)内的城镇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要依法积极引导、鼓励农民
群众集资投劳兴建小型水利工程,承包小流域治理,参加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及
风沙区的开发。有条件的地方,应组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机械化、半机械化施工。
三、认真落实和完善有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需增加资金投入。各地、各部门要多层次、多渠道筹集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九五”期间,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在稳定现有
农业投资的基础上,要逐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各
级计划和财政部门每年要增加对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安排
一定的资金用于水库和灌溉工程的更新改造、完善配套。
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地区
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发展基金、水利专项建设基金。各地要认真贯彻国
务院颁发的《水利工程水费核计、计收和管理办法》,完善水价制度,做好水费的征
收和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要按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
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号)的有关规定,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要认真
落实水利部、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
办法》和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有关政策。
银行要加大信贷资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
“九五”期间,要继续安排好打井、节水灌溉、农村水电、乡镇供水等所需贷款。
国家设立的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粮食自给工程等专项资金,要提高用于
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比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和扶持粮棉大县贷款,应安排一
部分用于有还款能力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
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根
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规划,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兴修农田
水利工程。要积极引导和增加外资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兴修农田水利设
施的各项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及时到位,不得挪用,以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
顺利进行。
四、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关键在于加强组织和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开展农
田水利基本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
领导要具体抓。要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领导班子政绩
的重要内容。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用电和所需油
料等物资要优先保证。
水利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起草有关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的法规,使群众
性的兴修水利活动和工程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各级水利部门要依法治水,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水利、农业、
林业等部门要按照业务分工搞好规划,做好技术指导工作,严把质量关。要严厉打击
破坏农田水利设施的犯罪活动,坚决防止水质污染,以保证农田水利设施和水资源效
益的充分发挥。
各地可结合实际,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活动,对于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
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定要求实效,重质量,
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搞形式主义,切忌一阵风。
要重视水利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各级政府要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根据本《通知》的要求,抓紧部署,
认真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把农田水利建设推向新的高潮,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