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企、事业管理 > 正文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农业事业费的使用范围和财务管理的试行规定

颁布时间:1970-01-01

     1964年2月8日    为了发展农业、牧业生产,巩固与发展集体经济,发挥农业资金的最大效用,对 农业事业费的使用原则、范围和财务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使用原则   (一)所有农业、牧业事业单位必须切实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 方针。对于现有的事业单位要切实加以整顿,改善经营管理。事业费的使用,应当精 打细算,厉行节约,做到花钱少,办事多,效果好,群众欢迎。   (二)农业事业费要有重点地使用,主要用于对发展农业、牧业生产最有效的方 面,把钱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三)根据发展生产的需要,凡是必须由国家举办的事业,由国家举办;凡是社 队能办的事业,要依靠社队的力量举办,不能完全由国家包下来。   (四)农业事业费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进行 管理。农业部门要加强对事业费的管理,上级农业部门要监督检查,下级农业部门要 定期报告农业事业费使用情况和经济效果,财政部门和农业银行要协助农业部门管好 用好农业事业费,并且要加强财务监督。 二、使用范围   农业事业费应当用于农业、牧业部门的下列各项支出:   (一)人员机构经费:农业、牧业基层技术机构,科学研究单位,中等专业学校, 干部训练学校(训练班),会计辅导员等的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公务费和人民助 学金。   (二)设备购置费:农业、牧业事业单位,不属于基本建设投资范围的一般设备 和专业设备的购置费。基本建设和各项费用的划分,按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规定执行。   (三)各项业务费:   1.技术推广费:农作物种子、蚕种、苗木等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繁殖、推广 的补助费;新品种的化肥、农药、施药器械的试用、示范监定费和植物保护费(包括 飞机治虫的补助费和植物检疫费)。   2.畜牧兽医费:预防大牲畜主要疫病,猪的三大疫病和牧区羊的主要疫病等的补 助费;畜种改良和优良种畜的繁殖推广补助费;牧区草原改良、优良牧草种子推广和 草原虫害、鼠害的防治补助费。   3.科学研究费:农业、牧业科学研究单位的试验研究业务费和委托农业、牧业高 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的补助费。   4.中等专业教育费:农业、牧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费和实习费。   5.训练费:农业、牧业干部学校(训练班)的教学业务费和农村人民公社财务会 计人员,农业、牧业技术人员的训练费。   6.其他业务费:包括劳模会议、展览、宣传、奖励等业务费。   (四)生产周转金和差额补助费:   1.实行企业经营的生产性事业单位,经过清产核资后需要补充的定额生产周转金。   2.实行差额管理单位的补助费。   下列各项支出不得在农业事业费内列支:   (一)各级农业、牧业主管部门行政机关的人员经费,   (二)高等农业、牧业院校的经费;   (三)属于基本建设范围的支出;   (四)经营一般种子和救灾备荒种子所发生的亏损;   (五)机关生产性质的农业、牧业、副业的投资和亏损。 三、财务管理   农业、牧业部门所属的单位,按其不同性质和经营方式,分别采取不同的财务管 理办法:   (一)事业单位:技术推广站(包括重点地区的植物保护站),种子站,畜牧兽 医站,农业、牧业科学研究单位,中等专业学校,农业展览馆等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1.一切事业单位都应当根据任务,确定编制,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批准,并报农业部备案。   2.人员机构经费,应当按照当地行政机关的标准执行。中等专业学校按当地教育 机关规定的标准执行。   3.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根据业务需要和可能,由主管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核定。   4.配种、防疫、治疗、治虫、检疫等,应当合理收费。少数民族地区的防疫、配 种等是否收费,按当地习惯办理。   5.在收支管理上,实行收入上交,支出拨款的办法。或者实行差额补助的办法。   (二)实行企业经营的事业单位:包括良种示范繁殖场、种畜场、蚕种场、桑苗 圃、果苗圃等单位,虽属事业性质,应当实行企业经营,努力增加生产,改善经营管 理,降低成本,节约开支,减少国家补助,力争收支平衡,或者略有盈余。这些单位 的财务管理办法主要如下:   1.应当努力完成和力争超额完成主管部门规定的生产任务和核定的财务计划。   2.根据生产任务,实行定员定额。人员编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并报农业部备案。   3.各项开支要有定额,要编制成本计划和财务计划。   4.核给一定数量的生产周转金。生产周转金应当保持完整,不得用于基本建设和 非生产性开支。   5.根据提供良种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合理补贴(没有亏损的场不予补贴)。有实 验研究任务的,根据实验研究项目给予补助。   6.固定资产不提基本折旧基金①。大修理基金按照规定的提取率按期提存,专户 存储,专款专用。大修理费用不得直接列入成本。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应当上交财政部 门②。   7.这些单位的盈余和多余的生产周转金,应当上交主管部门,经同级财政部门同 意后,可以用于增拨其他事业单位的生产周转金和亏损单位的差额补贴。   (三)企业单位:包括生物药品制造厂、优良棉种轧花厂、种子公司(包括经营 良种的种子站)、养蚕场和成龄的果园等,一律实行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的具体办法, 比照同类型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国营农牧企业的财务管理规定执行。对上述企业 也要进行整顿,有亏损的,要限期分别在一两年内扭转亏损;有盈利的,要增加盈利。 四、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农业、牧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根据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规定,属于 基本建设范围的固定资产购置,一律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按基建程序办理。不属 于基本建设投资范围的零星固定资产购置和零星土建工程,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列事 业费支出。   (二)生产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可以比照对国营农 牧场的规定办理。省级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目录,发给所属单位 执行。   (三)农业、牧业事业单位的所有固定资产,必须建立财产帐目,健全财产保管、 使用维修制度,定期清点,做到帐物相符。一切固定资产的报废、调拨、变价出售等, 均须报经主管部门批准,调出农业系统的固定资产,必须通过财政部门办理调拨手续。 五、预算、决算的管理   (一)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农业事业费 年度预算指标,经批准后,由农业部、财政部联合下达。专署、县人民政府在保证完 成上级规定的各项计划任务的前提下,对列入专、县预算的农业事业费,有权在项目 之间进行调剂使用,但是款与款之间的调剂,必须报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二)农业、牧业部门所属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应当按照隶属关系,分别纳入各 级预算。各单位的预算缴款和预算拨款,是否由各级主管部门统一向财政部门办理具 体拨款手续,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规定。   (三)原由农业事业费开支尚未归农业部门管理的园艺特产场,农业科学研究单 位,所需经费由农业部门、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在农业事业费指标内协商安排。其资 金使用和财务管理,也要按上述规定执行。其财务预算、决算和事业成果,主管部门 报财政部门时.必须抄送同级农业部门汇总上报。   (四)各基层单位应当在年初编报年度预算或财务计划,每月、每季终了报告执 行情况,年终编报年度决算,报经主管部门审查汇总,报同级财政部门核定。   各级农业、牧业部门应当按期汇总直属单位和各地方的预算、决策和事业成果, 报上缴主管部门(汇总报表格式农业部已另行下达)。   (五)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农业事业费的管理,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充实财会 人员,掌握资金使用情况和经济效果。各级财政部门和农业银行要加强财务监督。如 果发现有不按规定制度办事的,应当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应当以违犯财政纪律论 处。   本规定如有未尽事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牧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 根据具体情况,拟定实施办法,并抄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 ─────────────   ①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按照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二日财政部发布的《事 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应当按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基本折旧 基金。   ② 按照现行的企业财务管理法规的规定,固定资产变价收入留归企业用于固定 资产更新和改造。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