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 国家计委 国家粮食储备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中央对地方粮食风险基金补助实行包干办法的通知
财经字[1999]368号颁布时间:1999-06-16
1999年6月16日 财经字[1999]3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计委(计经委)、粮食局(厅)、农业发展银
行分行:
为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地方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促进粮食
购销企业顺价销售和加强粮食风险基金管理的积极性,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1999]11号)文件精神,从1999年起,中
央对地方粮食风险基金补助实行包干办法。
一、粮食风险基金包干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不变。实行包干办法后,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除经批准处理陈化粮外,粮食
购销企业要坚持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坚持封闭运行。
(二)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补贴标准整体水平不变。实行包干办法后,地方政
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鼓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售粮的措施,适当降低超储费
用补贴标准,拿出一部分资金在企业售粮后再给予适当奖励,以防止粮食购销企业坐
享超储补贴,但费用补贴标准的整体水平不能减少。财政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超储
利息补贴要及时足额用于支付农业发展银行利息。财政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超储库
存所需利息要据实结算。
(三)实行包干后,地方财政要确保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到
位。包干如有超支由地方政府负责补足;包干如有结余,可用于补助处理国有粮食购
销企业商品周转粮库存中陈化粮的差价损失或用于消化粮食企业新老财务挂账等粮食
方面的开支,但不得挪作他用。
二、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方案
从1999年开始,中央财政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风险基金补助款实行总额
包干。包干总额的计算依据为:
(一)超储库存基数。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8粮食年度超储库存最高3个
月的平均数为包干基数。
(二)超储补贴标准。利息根据超储库存包干基数和当期利率据实计算,费用按
原粮每年每斤3分钱计算。
(三)省级储备粮油利息、费用按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1998年实际建立的省级储
备粮油数量和利息、费用补贴标准计算。
(四)对部分地区1998年受灾减产,影响库存等特殊因素予以适当照顾。
(五)中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包干的补助资金,按国务院批准的1999年
粮食风险基金中央财政筹资比例计算。
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商品周转粮中陈化粮的处理。由于陈化粮数量和处理数量、
价差损失目前均难以核定,因此,处理的差价损失补助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四、按现行政策规定,对地方自营出口粮食亏损用超储库存1年所需利息费用补贴
的,已包含在中央对地方粮食风险基金补助包干总额内。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
蒙古四省(区)地方自营玉米出口亏损补贴标准超过超储库存1年所需利息费用的部分,
由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按现行政策规定的比例另外筹集资金解决。
五、中央对地方的包干补助款按季均衡拨付各地在农业发展银行开设的粮食风险
基金专户,地方自筹配套资金也必须按季足额拨付到专户。财政部门会同粮食、农发
行等有关部门,将本季度应拨付的粮食超储补贴和省级储备粮油利息、费用补贴及时
拨补到购销企业。
六、对1999年1月1日以前发生的粮食风险基金支出,中央财政对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仍按原政策规定据实清算。财政部门对粮食购销企业仍按原政策规定的补贴标
准和实际超储库存据实补贴,欠拨的补贴资金要尽快拨补到位。
七、粮食风险基金预算管理办法、专户管理办法,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不变。实
行包干办法后,中央财政会同有关部门仍要继续加强粮食风险基金管理,中央对地方
粮食风险基金包干补助和地方配套资金继续在农业发展银行专户管理。地方财政仍需
按现行比例配套资金,地方配套不足的,中央财政通过扣款强制到位。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财政厅(局)必须按时上报粮食风险基金专户月报。针对目前某些地方粮食风
险基金滞留、欠拨过多的情况,财政部将会同农业发展银行制定具体的监管办法。
八、实行包干办法后,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促进粮食购销企业扩大
销售的办法,进一步加强粮食购销企业财务监管,监督企业如实反映粮食收购、销售
和库存情况,防止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补贴;监督企业严格按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如实
核算成本、费用,防止多转或少转成本、费用等短期行为,扩大亏损或潜亏挂账。
九、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可依据本办
法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