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业交通企业管理 > 正文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9号颁布时间:1996-06-04

     (1996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9号发布       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道路管理,保障城市道路完好,充分发挥城市道路功能,促进 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 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养护、维修和路政管理。 第四条 城市道路管理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养护、管理并重 的原则。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城市道路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道路管理的科 学技术水平。 第六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 作。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 工作。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市政工程、城市规划、公安交通等部门,根据城 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道路发展规划。 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制定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计划, 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城市道路建设资金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政府投资、集资、国内外贷款、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 第九条 城市道路的建设应当符合城市道路技术规范。 第十条 政府投资建设城市道路的,应当根据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由市 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 单位投资建设城市道路的,应当符合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并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 部门批准。 城市住宅小区、开发区内的道路建设,应当分别纳入住宅小区、开发区的开发建 设计划配套建设。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国内外企业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按照城市道路发展规划,投资建设城市 道路。 第十二条 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信、消防等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管线、 杆线等设施的建设计划,应当与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相协调,坚持先地 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 第十三条 新建的城市道路与铁路干线相交的,应当根据需要在城市规划中预留立体交通设 施的建设位置。 城市道路与铁路相交的道口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并根据需要逐步建 设立体交通设施。建设立体交通设施所需投资,按照国家规定由有关部门协商确定。 第十四条 建设跨越江河的桥梁和隧道,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通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 术规范。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按照城市道路技术规范改建、拓宽城市道路 和公路的结合部,公路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资金上给予补助。 第十六条 承担城市道路设计、施工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并按照资质等级承 担相应的城市道路的设计、施工任务。 第十七条 城市道路的设计、施工,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城市道路设计、施工的 技术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实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城市道路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 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八条 城市道路实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城市道路的保修期为1年,自交付使用之日起 计算。保修期内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由有关责任单位负责保修。 第十九条 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对利用贷款或者集资建设的大型桥梁、隧道等,可以在一 定期限内向过往车辆(军用车辆除外)收取通行费,用于偿还贷款或者集资款,不得 挪作他用。 收取通行费的范围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