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预算管理 > 正文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财预[2002]355号颁布时间:2002-06-19

     2002年6月19日 财预[2002]355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 公厅,高检院,高法院,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武警总部,有 关人民团体,中央有关企业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规范和加强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管理,提 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我们制定了《中央本级基 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按照逐步实施的原则,本办法在确定试点的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执行中有 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 附件: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制定本办 法。   第二条 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行政经费和事业经费支出的预算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基本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机构 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其内容包括人员经费和日 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其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 生的支出作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第五条 编制基本支出预算的原则   (一)综合预算的原则。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时,预算内外资金要统筹考虑、合 理安排。(二)优先保障的原则。财力安排首先应当保障单位基本支出的合理需要, 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正常运转。(三)定员定额管理的原则。基本支出预 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对于基本支出没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其基本支出预算可以 按照国家财务规章制度规定和部门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结合单位的收支情况,采取 其他方式合理安排基本支出预算。   第二章 制定定额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第六条 定员和定额是测算和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   定员,是指国家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根据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职能、业务 范围和工作任务所下达的人员配置标准。   定额,是指财政部根据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务的合理 需要,结合财力的可能,对基本支出的各项内容所规定的指标额度。   第七条 制定定额标准的原则   (一)制定定额标准要以公平为前提,兼顾单位的实际支出水平。(二)制定定 额标准要量力而行,以财力可能为基础,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三)制定定额标 准要规范化,制定方法要具有科学性。   第八条 制定定额标准的方法   (一)依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财力状况,社会物价水平及单位的工作量、 人员、资产等数据资料制定定额标准。   (二)根据基本支出的特点,对政府预算支出“目”级科目进行合理调整、归并, 形成若干基本支出定额项目。   (三)基本支出定额项目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人员经费包括政 府预算支出“目”级科目中的“人员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具体定 额项目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及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离退休费、助学金、医疗费、 住房补助和其他人员经费等。日常公用经费包括政府预算支出“目”级科目中的“公 用支出”中属于基本支出内容的支出。具体定额项目包括:办公及印刷费、水电费、 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物业管理费、日常维修费、专 用材料及一般购置费和其他费用等。   (四)为规范定额管理工作,根据行政单位承担的职能和事业单位的行业及业务 特点,将行政事业单位分为若干类型。在核准同类单位工作量、占用的资源和相关历 史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以人或实物测算对象,确定各类单位各定额项目的单项基准定 额。   (五)在确定同类单位单项基准定额的基础上,确定同类单位的分档定额标准, 最后确定各单位所应执行的各个单项定额标准。   (六)各个单项定额标准的总和构成单位基本支出的综合定额。   第九条 定额标准的调整   定额标准的执行期限与预算年度一致;定额标准的调整在预算年度开始前进行; 定额标准一经下达,在年度预算执行中不作调整,影响预算执行的有关因素,在确定 下一年度定额标准时,由财政部统一考虑。   第三章 基本支出预算的申报核定与执行监督   第十条 中央部门根据财政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组织编制 本部门申报基本支出预算的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按照规定格式报送财政部。   第十一条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报送的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按照定额标准 及有关依据,测算并下达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下同) 及财政拨款补助数。   第十二条 中央部门在财政部下达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额及财政拨款补助数额内, 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在人员经 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各自的“目”级科目之间,自主调整编制本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 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财政部。   第十三条 财政部依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中央部门报送的预算进行审核汇总,上 报国务院审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及时向中央部门批复。   第十四条 基本支出预算中按照规定应当纳入政府采购的支出,应当同时纳入政府 采购预算,并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中央部门及所属单位要严格执行批准的基本支出预算。执行中发生的非 财政补助收入超收部分,原则上不再安排当年的基本支出,可报经财政部批准后,安 排项目支出或结转下年使用;发生的短收,中央部门及所属单位应当报经财政部批准 后调减当年预算,当年的财政补助数不予核减。如遇国家出台有关政策,对预算执行 影响较大,确需调整基本支出预算的,由中央部门报经财政部批准后进行调整。   第十六条 中央部门在基本支出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控制各项 支出,并对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活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和监督。   第十七条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违反国家有 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依法进行处理。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可以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原则, 另行制定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基 本支出预算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01]330号)同时废止。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