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财政法规 > 正文

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

国家计划委员会令第4号颁布时间:1995-01-25

    (1995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准 1995年1月25日 国家计划委员会令第4号发布) 第一条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止牟暴利,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 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和与居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商 品和服务(以下简称商品和服务)。   前款规定的商品和服务的项目,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公 布、调整;其中实行国家定价的,按照国家定价和国务院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执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在国务院价格主管部 门公布的商品和服务的项目的基础上,决定适当增加与本地方居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 商品和服务的项目,予以公布,并报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备案。 第 三 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有偿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以下简称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 四 条 生产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执行国家关于商 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 第 五 条 商品的价格和服务的收费标准(以下统称价格),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某一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水平不超过同一地区、同一期间、同一档次、同种 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的合理幅度; (二)某一商品或者服务的差价率不超过同一地区、同一期间、同一档次、同种商 品或者服务的平均差价率的合理幅度; (三)某一商品或者服务的利润率不超过同一地区、同一期间、同一档次、同种商 品或者服务的平均利润率的合理幅度。但是,生产经营者通过改善经营管理,运用新 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实现的利润率除外。 第 六 条 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平均差价率、平均利润率以其社会平均成本为基 础测定。 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平均差价率、平均利润率的合理幅度,按照其与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或者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市场供求状况和不同行业、 不同环节、不同商品或者服务的特点规定。 第 七 条 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平均差价率、平均利润率及其合理幅度,由省、自 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价格管理部门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 部门的规定测定和规定,并予以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管理部门也 可以根据需要,授权市、县人民政府价格管理部门测定和规定与居民生活有密切关系 的部分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平均差价率、平均利润率及其合理幅度,并予以 公布。 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者应当配合价格管理部门的测定工作。 第 八 条 生产经营者不得违反本规定,以下列手段非法牟利: (一)不按照规定明码标价或者在明码标示的价格之外索要高价; (二)谎称削价让利,或者以虚假的优惠价、折扣价、处理价、最低价以及其他虚 假的价格信息,进行价格欺诈; (三)生产经营者之间或者行业组织之间相互串通,哄抬价格; (四)违反公平、自愿原则,强迫交易对方接受高价; (五)采取其他价格欺诈手段。 第 九 条 价格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生产经营者不得拒绝、阻碍。 第 十 条 对生产经营者牟取暴利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价格监督检查机构投诉 或者举报。 价格监督检查机构受理投诉或者收到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核实情况,依照本规 定予以处理,并根据情况对举报者给予奖励。 第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由价格监督检查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 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八条规定的,由价格监督检查机构予以警告,责令其向遭受损害的 一方退还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能退还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 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价格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拒绝、阻碍价格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公安机关 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四条 价格监督检查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包庇、纵容牟取暴利的行为的,依 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审计、财政、税务、公安、技术监督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 范围内,配合价格监督检查机构查处牟取暴利的行为。 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 办法。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