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财政法规 > 正文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部门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财法字[97]第17号颁布时间:1997-03-13

     1997年3月13日 财法字[97]第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自1996年10月 1日 施行以来,各地财政部门在贯彻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各 地财政部门全面正确地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现将《财政部门贯彻实施〈行政处 罚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财政部门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行政处罚法》施行以来,各地财政部门在贯彻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各地财政部门全面正确地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在认真调查研究 的基础上,现就财政部门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行政处罚听证问题   《行政处罚法》第42条中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 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结合财政部门的具体情况,财政部门组织听证的范 围,应当包括暂停会计师事务所经营业务、暂停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吊销注册会计 师证书、较大数额的罚款等行政处罚。其中对地方财政部门罚款达到多少数额需要举 行听证的标准,财政部不作统一规定。地方财政部门可以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大常委会或者人民政府的具体规定执行。财政部以及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 事机构,对公民处以超过2000元的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超过5万元的罚款,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听证制度,主要是建立有关听证范围、听证 标准、听证程序以及听证结果报告等项制度,以切实做好行政处罚的听证工作。   二、关于较重行政处罚集体讨论决定问题   《行政处罚法》第38条第 2款规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 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规定”。   实行较重处罚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可以促使行政机关在处理重大、复杂行政处罚 案件时,更加慎重、严谨,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以保证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又要维护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一般情况下,对重大、复杂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前,执法机构调查人员应先提出初步处罚意见。同时,为了增强行 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财政法制工作机构要对执法机构提出的初步处罚意见 ,从法律角度进行审核审查,并提出审核审查意见。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 机构未设立专门法制机构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较重处罚初步意见的审核审查工作。   三、关于证据可以先行登记保存规定实施问题   《行政处罚法》第37条第 2款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 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 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 7日内及时作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 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严格依法 实施。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财政部门行政负责人批准,可以 依法先行予以登记保存。在实施登记保存措施时,执法人员应当向当事人出具由财政 部门行政负责人签发的证据登记保存通知书。可以采取复印、录音、摄像等技术措施 和手段,并应当严格履行先行登记保存的有关法律手续。   四、关于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财政税收财务大检查办公室执法主体资格 认定问题   《行政处罚法》第15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 权范围内实施。”   根据上述规定,各级财政部门的内设机构,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国 务院批准的财政部“三定”方案,财政部的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财政税收财 务大检查办公室,属于财政部的内设职能机构。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不具备 独立的执法主体资格,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而只能以财政部的名义实施 行政处罚。   各地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财政税收财务大检查办公室的设置不尽一致, 有的属于具有财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有的则属于财政部门的内设职能机构。因此, 对它们的执法主体资格的认定,应当依据当地政府的“三定”方案予以确定。一般分 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财政税收财务大检查办公室在“三定”方案 中列入财政部门,作为财政部门的内设职能机构的,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不能以自 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而只能以所在财政部门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二)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财政税收财务大检查办公室在“三定”方案 中,名义上为政府的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或财政税收财务大检查办公室,但实 际上机构列入财政部门,与财政部门其他内设职能机构合署办公,如果当地政府没有 书面正式明确它们是否可以对外独立行使职权,则其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不能以自 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而只能以所在财政部门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如果当地政府 已经书面正式明确它们可以对外独立行使职权,则其具备执法主体资格,可以以自己 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三)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财政税收财务大检查办公室在“三定”方案 中单独设立,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则其具备执法主体资格,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实 施行政处罚。   五、关于合同工、临时工执法问题   《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国发〔1996〕 13号)规定,停止合同工、临时工从事行政处罚工作。   根据国务院的通知精神,财政部门的合同工、临时工不能单独从事行政处罚工作 ,但是,可以在财政机关的领导下,协助财政行政执法人员,参与一定的财政管理、 监督检查工作。   六、关于对行政处罚监督问题   《行政处罚法》第54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也规定,“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法制工 作机构要根据本级政府或者本部门的统一部署,具体组织、承担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 查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及其法制工作机构,应当按照《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通知的精神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工作。要从各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建 立和健全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处罚的备案制度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处 罚的申诉和检举制度、行政处罚决定制度、行政处罚统计制度。各级财政部门法制工 作机构应当在财政部门的领导下,认真做好行政处罚听证的组织和主持工作。同时, 要严格执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和行政复议条例,及时纠正违法设定和实施行 政处罚的行为。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