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财政法规 > 正文

关于颁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文字[1998]11号颁布时间:1998-02-09

        1998年2月9日 财文字[1998]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文化厅(局)、文物局、文 物管理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管理,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我们修订了《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附件: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9以下简称国家专项补助 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 《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是中央财政为加强文物保护而设立的专项补助经 费。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由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共同管理。   第三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 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规定,文物保护所需经费应由文物所在地政府解决,地方政 府单独解决确有困难且符合本办法第七条所列补助范围的项目,可申请国家专项 补助经费补助,共同解决。   第四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营必须按规定用途,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 不得用由基本建设;不得用于本办法规定范围以外的项目;不得抵充行政、事业 经费。   第五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 称文物部门)使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费,必须接受国家文物局和财政、审计等部门 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 补助范围   第七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补助范围如下: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维修、保护、 安全消防;   二、国家重点博物馆和国家重点文物库房维修、安全消防;   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的重要考古发掘项目的发掘及资料整理;   四、国家征集和收购三级以上(含三级)珍贵文物;   五、经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审定的一级风险单位的安全、消防;   六、出土重要文物和馆藏二级品以上(含二级品)文物的技术保护;   七、经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补助的其他项目。   第八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开支内容包括:   一、维修、保护及安全、消防费:主要包括材料费、设备购置费、调研勘测 设计费、人工费、管理费、维修资料出版费等。   二、考古以掘及资料整理费:主要包括人工费、设备购置费、占地补偿费、 标本测试费、文物修复费、安全保卫费、资料(包括整理出版)费等。   三、文物技术保护费:主要包括前期试验费、材料费、设备购置费、人工费、 聘请专家费等。   四、用于经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其他开支项目。   第三章 经费的申请和审批   第九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时间为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   第十条 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为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单位。省级文 物部门所属单位以及地、市、县文物部门申请国家专项补助经费时,均须逐级上 报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经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联合向国家 文物局和财政部提出申请。凡越级上报或单方面上报的申请均不受理。   第十一条 在申请国家专项补助经费前,省级文物部门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制定本地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博物 馆和重点文物库房抢救、维修、保护、安全消防工程实施方案及预算,报国家文 物局审查批准。   二、制定一级风险单位安全消防工程实施方案及预算,报国家文物局审查批 准。   三、提出本地区重要考古发掘项目的考古项目申请,报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   四、制定出土文物、馆藏一、二级文物技术保护方案及预算,报国家文物局 审查批准。   凡跨年度且申请补助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单体、单项维修保护工程必须 向国家文物局提出重大维修项目立项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方案及预算申报工 作。   第十二条 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的预算和工程 进度情况,按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营申请表》(格式附后)的要求, 提出年度申请补助的全部项目和补助金额意见,并附配套经费落实情况证明,申 请文物征集补助的还应附征集文物清单,报送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审批。   第十三条 如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必须及时进行文物抢险维修,抢救性 考古发掘和珍贵文物征集等特殊情况时,可由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提出 专项补助申请。   第十四条 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根据文物保护规划、方案及预算审批结果和 国家财力的可能,对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申请报告进行审核,共同确定补 助经费数额,联署具文通知省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      第四章 财务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 国家专项补助经费实行"专项申请,逐项核定,按进度拨款,年终 核销支出,项目完成后结报"的财务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  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负责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省级 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使用的国家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   第十七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拨款通知后,必须及时将经费拨付同级文物 部门。省级文物部门根据工程进度,一次或分次拨付用款单位,并将补助通知抄 送用款单位所在地同级财政部门。   第十八条 已批准补助并拨款的项目,在一至二年内仍未动工的,国家文物 局和财政部将对该项目予以注销,并将已拨经费调至其它补助项目,或由财政部 收回。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省级文物部门应暂缓拨款或不予拨款。   一、 没有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方案施工;   二、 被查明为虚报补助项目;   三、 重大施工项目组织领导工作未能落实;   四、 地方应拨的经费没有到位;   五、 施工单位和主要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六、 其它不具备开工条件和应暂缓拨款的项目。   第二十条 当年未完工项目,年终经费如有结余的,可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 项目完成后的结余资金,应如数上交省级文物部门,用于下年度本地区文物准修 保护项目。   第二十一条 如遇有特殊情况需调整或变动已批准的计划项目或项目或项目 内容,须由省级文物部门提出报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方能调整或变动。   第二十二条 经批准的经营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不得突破。如遇特殊情况调 整项目和项目内容,确需追加预算时,须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按照本办法有 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三条 省级文物部门应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国家专项补助经营费年度 财务决算,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于次年三月底前,将《国家重点文物保 护专项补助经费财务收支表》(格式附后)分别报送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   第二十四条 项目完成后,由用款单位编制财务决算和工程总结报告,经省 级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   第二十五条 维修工程竣工后,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及财 务人员等进行验收,或由国家文物局指定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验收,并写出正式验 收报告。大型维修工程应根据工程进度分阶段进行验收。   第二十六条 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营购置固定资产,必须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所购固定资产应登记入帐,并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第二十七条 大型设备或成批(套)施工设备以及项目完成后结余的主要维 修材料,由省级文物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并有权在全省范围内调剂使用,必须时 国家文物局可在全国范围内调剂。   第二十八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将分别给予停止拨 款、暂停核批新的补助项目、收回补助经费等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和负责人的 责任:   一、 虚报补助经费预算;   二、 擅自变更补助项目内容或设计方案;   三、 挪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费;   四、 擅自动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费购置固定资产和成批施工材料;   五、 擅自处理用国家专项补助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和成批施工材料;   六、 因管理不善,给国家财产和资金造成损失和浪费;   七、 不按期报送有关报表和决算;   八、 经费不能及时到位。   对于上述行为中,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型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适用于文物部门管理的文物保护单,文物部门所属的博 物馆,纪念馆和考古研究所等单位。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1993年1 1月15日颁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93) 财文字第736号)同时废止。 附:   表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重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经费申请表(略)   表二:考古发掘经费申请表(略)   表三:重点博物馆、文物库房维修经费申请表(略)   表四:安全消防设施经费申请表(略)   表五:文物征集经营申请表(略)   表六:重要出土文物、馆藏一、二级品文物技术保护经费申请表(略)   表七: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收支情况表(略)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