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皖政[2000]3号颁布时间:2000-04-13
2000年4月18日 皖政[2000]3号
第一条 为加快我省水利建设,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基金,提高大江大河的防洪
抗旱能力,确保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
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
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我省对业已开征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进行了清理、整顿
和规范,报经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系会议同意,财政部对我省下达了《关于征
收水利建设基金有关问题的批复》。根据国务院文件和财政部批复精神,结合我省近
年来开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征收标准及征收途径:
(一)从地方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提取3%,纳入地方水利建设
基金。应提取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地方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项目包括:养路费、
客货水运附加、公路运输管理费、交通建设专项资金、车辆通行费、地方交通及公安
部门的驾驶员培训费、地方分成的电力建设基金、市场管理费、个体工商业管理费、
征地管理费、市政设施配套费。对属于省统收统支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应提
取的3%部分,由省财政厅负责提取、划转。各市、地、县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
中应提取的3%部分,由当地财政部门负责提取、划转。
(二)凡有销售收入和营业收入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按其上年销售收入
或营业收入的0.6‰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其中,银行(含信用社)按上年利息
收入的0.4‰征收,保险公司按上年保费收入的0.4‰征收;各类信托投资公司、
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按上年业务收入的0.6‰征收。具体征收工作由各级地
税部门负责。
(三)行政、事业单位(包括中央驻皖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每人每年交纳20
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征收。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各类企业(包括中央在皖企业)在岗职工,每人每年交纳20
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由各级地税部门负责征收。
(四)新征用(含划拨)的各项建设用地,每公顷征收7500元(每亩征收5
00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由用地单位在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下发之前缴纳,由批准
用地的人民政府所属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征收。
(五)我省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蚌埠、阜阳等六个城市,
每年要从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15%的资金,纳入当地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由六个城市的财政部门负责划转。其他有防洪任务的城市,可比照办理,具体办法由
当地政府确定,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第三条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是用于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首先要用于现有的水利工
程建设。具体使用范围: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地方中小河流、湖泊的治理;地
方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设;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设施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维护;
经省政府批准的其他水利工程项目。
第四条 水利建设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
决定》和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性基金管理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纳入财政预算
管理,专项列收列支。各级掌握使用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每年年初由水利部门根据
水利建设规划,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年度基金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
资金。其中用于现有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要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
划。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可结转下年安排使用。
第五条 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收支核算和日常管理制度;计划
部门要对地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年终,各级水利部门应按财政隶属关
系,分别编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支决算报表;属于基本建设的支出,还应按规定编
制基本建设财务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六条 安徽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管理权限属于省人民政府。除经民政部门认定
的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居民,免征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外,任何应交纳
的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拒交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任何地方和部门无权批准减、免、缓
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调整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范围和标准、改变征收对象;任何地
方、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各级财政、地税、计划、
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违者要严肃处
理。
第七条 每年由省财政厅会同省计委等部门,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编制全省地方
水利建设基金征收计划,报经省政府审查同意后下达。各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各
县(市)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管工作的领导,各征收部门应加强
征收工作,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征收任务。省政府将把各市地征收任务完成情况列入省
政府对市地的年度考核目标。
第八条 为进一步调动各地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积极性,同时解决各地水利建
设项目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省政府决定对省级分成使用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实行
“定额分成、五年不变”的办法,即从2000年起,省每年在下达给各市地的地方
水利建设基金征收计划中,确定分成的总额为1亿元,一定五年不变。对各市地的具
体分成数额由省财政厅确定下达。各市地征收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超过省分成数额的
部分,全部留归市地安排,专项用于水利建设;达不到省分成数额的部分,由省财政
厅按照应上缴省的分成数额予以扣缴。
第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及时、足额在地方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提取、划
转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省财政厅在做好省级提取、划转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市、地、
县财政部门提取、划转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 地税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业务费按实际征收
额的5%提取。提取的征收业务费用于征管中的业务支出、代征费用及奖励等开支。
为强化地税部门的征收责任,省政府决定,对于地税部门未完成基金年度征收计划的
部分,将按相应的数额计算征收业务费,从省地税部门应当提取的征收业务费或工作
经费中予以扣除。省地税部门对于各级地税部门征收业务费的计提也可采取类似做法。
第十一条 省计划、水利、财政部门将各地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计划的完成情况
与省水利建设项目及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安排挂钩。对于无特殊理由而未完成年度征
收计划的市地,省将缓批水利项目或减少省级配套资金;对于完成征收计划和资金管
理使用情况较好的市地,省将在审批水利项目和分配水利资金时,按照“同等优先”
的原则予以安排。
第十二条 省财政厅负责征收计划的编制、下达,征收工作的监督、检查,征收部
门之间的组织、协调等工作。省审计厅及各级审计部门,应当依法对基金的征收、解
缴和使用管理进行审计监督。
第十三条 按照财政部《关于执行〈国务院关于印发(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
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包括
中央驻地方单位)对经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批复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管理办法,
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违反本办法规定,不缴或少、漏缴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由
各级征收部门责令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缴纳的,由征收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挪用、私分或者擅自减征、免征地方水利建设
基金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
罚的暂行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五条 各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和省直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
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十六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执行中如遇国家有关政策调整,从其规定。
我省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