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辽宁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辽宁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

颁布时间:1995-11-25

     (1995年11月25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规范价格行为,保护国家利益和生产者、经营者、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价格监督检查,是指对商品价格和经营性收费、行政事业性收 费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价格监督检查的机关、组织和有商品销 售行为或收费行为的单位及个人。   第四条 价格监督检查必须保护合法、公平正当的价格竞争,制止价格欺诈、价格 垄断、牟取暴利和乱涨价、滥收费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和破坏物价稳定的价格违法行为。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或投诉。   第六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价格监督检查工 作的领导,动员社会力量做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 行政监督   第七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物价管理部门是价格监督检查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 价格检查机构按国家和省规定的管辖分工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   第八条 价格检查机构具有下列职权:   (一)进入被检查单位或个人的经营、办公场所实施检查;   (二)查阅或调阅被检查单位或个人与价格有关的报表、帐簿、票据、文件等资 料;   (三)向价格违法案件当事人、有关单位或知情人进行调查,抄录、复印有关证 据材料,必要时可以采取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取证;   (四)必要时可暂时封存、扣留或变卖与价格违法案件有关的物品;   (五)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职权。 价格检查人员执行职务,应当两人以上参加,着统一标志、出示价格检查证,依法办 案,文明执法。   第九条 财政、税务、工商、技术监督、审计、公安、监察等行政管理部门和银行, 应当按各自职责配合价格检查机构查处价格违法行为。   第三章 社会监督   第十条 物价管理部门应当依靠和发动群众监督检查价格,协助工会、消费者协会 和居民(村民)委员会等社会力量,组建群众性价格检查组织,指导开展群众性的价 格监督检查活动。   第十一条 群众性价格检查组织的价格监督重点,是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消费品 价格和服务性收费。   第十二条 群众性价格检查组织的成员在检查价格时,应当两人以上参加,佩带 统一标志并出示价格检查证。   第十三条 新闻单位应当利用传播媒介及时公布群众关心的物价信息,揭露、批评 价格违法行为。   第四章 内部监督   第十四条 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应当按下列要求做好 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   (一)组织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的价格自查,发现价格违法行为及时纠正;   (二)建立健全价格台帐和定价、调价等内部的价格管理制度;   (三)协助价格检查机构调查处理价格违法案件;   (四)在管理权限范围内对价格违法的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 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本行业、本单位的价格出现异常情况时, 应当及时向物价管理部门报告,并向价格检查机构作出说明。   第五章 价格违法行为   第十六条 下列行为属于商品价格和经营性收费的违法行为:   (一)越权制定、调整商品价格;   (二)违反政府规定的作价办法制定商品价格;   (三)将国家计划内商品转计划外高价销售;   (四)对政府规定实行监审的商品价格和经营性收费,未按规定进行提价备案或 申报;   (五)未按规定实行明码标价;   (六)采取地区性的价格保护措施,进行不正当价格竞争;   (七)超过政府规定的商品价格或经营性收费标准,销售、收购商品或收费;   (八)超过政府规定的浮动幅度、优质加价幅度、最高限价、最低限价、差价率、 利润率销售商品或收费;   (九)未提供服务或降低服务质量收费;   (十)采取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缺尺少秤等手断销售商品变相提高价格;   (十一)利用垄断地位自立项目强行收费或变相收费;   (十二)压级压价或抬级抬价收购政府定价的商品;   (十三)谎称削价让利或以虚假的优惠价、折扣价、处理价、最低价等价格信息 进行价格欺诈;   (十四)违反价格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十七条 下列行为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违法行为:   (一)越权审批或自行制定、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   (二)无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或超过规定的范围、标准收费;   (三) 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已被撤销,仍未停止收费, 或收费标准已被调整后, 仍按原标准收费;   (四)违反价格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八条 对模范执行价格法规和政策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举报、协助查处价格违 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由物价管理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十九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由价格检查机构或法律、法规规定的部 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改正并退回非法所得,无法退回的,予 以没收,并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对第(一)、(六)项行为,处以1000元至3000元罚款;   (二)对第(四)项行为,处以10万元以下罚款;   (三)对第(五)项行为,按国家《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及其 实施细则处以罚款;   (四)对其他各项行为,处以非法所得1至5倍罚款。   对前款所列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重复处罚。   对第一款所列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由价格检查人员当场处罚,也可以由价格检查机构 委托群众性价格检查组织当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一)事实清楚、情节简单、易于定性的价格违法案件;   (二)无固定经营场所的经营者或者集贸市场摊贩的价格违法行为。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由财政、物价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 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撤销收费项目、调整收费标准、吊销行政事业 性收费许可证、责令退回非法所得,无法退回的,予以没收,并处以非法所得1倍以 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负责人员,由价格检查机构根据 情节轻重,处以300元至1000元罚款。   对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负责人员的罚款,由其所在单位代缴后从本人工资中扣还。   第二十二条 对拒绝、阻碍物价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 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逾期 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 制执行。   第二十四条 对拒不执行已生效的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的,价格检查机构可以按照 规定通知其开户银行协助划拨;没有银行帐户或帐户内没有资金的,可变卖其相应价 值的商品、财物抵缴罚没款。   对拒不缴纳或者逾期缴纳罚没款的。自被处罚者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满15天后, 按日加收1%滞纳金。   第二十五条 实施罚没,必须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票据。   第二十六条 罚没款和没收物品的变价款全部上缴同级财政。   第二十七条 价格检查人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按人事 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依法进行赔偿。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价格检查证和价格执法文书以及价格检查人员佩带的标志样式,由省 物价管理部门统一制定。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物价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