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市财政法规库 > 正文

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商业零售企业进货交易行为规范(试行)的通知

京商秩字[2004]20号颁布时间:2004-12-29

     2004年12月29日 京商秩字[2004]20号 各区、县商务局、工商分局,各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   为进一步规范流通领域市场经济秩序,引导商业零售企业依法经商,诚信兴商, 规范企业进货交易行为,市商务局会同市工商局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商业零售企业进 货交易行为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北京市商业零售企业进货交易行为规范(试行)   第一条 为维护流通领域市场经济秩序,促进首都消费品市场繁荣和稳定,规范本 市商业零售企业(以下简称:零售商)进货交易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 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零售商,适用 本规范。   第三条 本规范所称进货交易行为,是指零售商通过经销代销、代购、联营等形式 与供货商之间的经营行为。   第四条 零售商的进货交易行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政府有关 部门的监督。   第五条 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的交易行为,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 的原则,遵守社会公 德和商业职业道德。   第六条 政府鼓励、支持消费者、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进货交易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和 舆论监督。   第七条 零售商应当取得有效、完备的营业手续,注册资本(金)真实合法,必须 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第八条 零售商作为商品销售的终端环节,要加强对供货商、购进商品的质量、进 货渠道的审核,禁止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经营行为的发生。   (一)零售商对供货商应当进行全面、细致的资质调查,注意跟踪了解、掌握供 货商的信用情况。必要时应对供货商生产经营场所和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储运条件 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二)零售商应当取得供货商提供的进店商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检疫)合 格证、食品卫生许可证等有关证件,对产品的标识、成份、质量、出厂检验证明等进 行审核,以保证符合规定的标准。对属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绿色产品标志、知名品牌 产品的商品,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备案存档。   (三)零售商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对进货渠道建立可追溯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九条 零售商与供货商进行进货交易行为时,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零售商通过经销、代销、代购、联营等经营形式同供货商建立交易行为, 应当与供货商签定书面合同,并可使用商务主管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推行的 合同示范文本。   (二)零售商与供货商订立的合同应当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包括购进商 品的品种、质量、规格、数量、时间、地点、结算方式、结帐期、合同解除条件、违 约责任、合同争议解决方式及各方共同约定的其他条款。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按 照合同目的、交易习惯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其条款的真实意思。   (三)零售商不得利用其在市场中所处的优势地位订立显失公允的格式条款。   第十条 零售商向供货商收取费用应当坚持公平合理、公开约定、管理规范的原则。   (一)零售商在进货交易活动中应事先明示收费的项目、标准、权利和义务,经 各方协商一致后,以合同约定。   (二)遇有特殊情况或因业务经营实际出现合同外收费情形的,应当与供货商协 商签定补充合同。    (三)零售商收取的各种费用必须如实入帐,向供货商开具正式发票,并依法纳 税。   第十一条 零售商邀请供货商参加促销活动应当坚持自愿、合作、公平原则,不得 强行供货商参加。促销活动产生的费用,零售商应与供货商合理分担。   (一)直接影响供货商商业利润或利益的促销活动,应事先征求供货商的意见。   (二)零售商与供货商在协议中明确约定促销活动的参加办法、经营风险负担、 回扣比例、费用分担、售后服务等。   (三)零售商不得借新店开业、店庆、节日庆典等名义向供货商强行索取赞助费 用;不得重复设置或变相设置收费项目;禁止在合同以外强行收取与供货商业务无直 接关联的费用;禁止在无合同约定或收费项目、金额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擅自克扣 供货商结算货款。   第十二条 零售商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结算方式、时间及地点与供货商进行货 款结算,规范履约行为。   (一)零售商应根据商品特性和销售的实际情况,在合同中用规范明确的文字表 述结帐日期的起止时间,全面履行合同。   (二)零售商在货款结算过程中,遇有结算期迟延或结算金额变更等情形,应根 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通过法定或约定程序提前与供货商沟通并取得一 致。   (三)零售商不得以占压供货商货款作为企业融资的手段,阻碍商品流通。   (四)不得人为设置障碍,故意拖延结算。   (五)禁止零售商利用合同形式欺诈骗取供货商的财物。   第十三条 零售商应当本着合作发展的原则,致力于与供货商建立长期稳定、互利 互惠的合作关系,主动向供货商反馈市场需求变化和商品供求信息,加强综合分析研 究,引导供货商适应市场发展趋势。   第十四条 零售商对于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取得知识产权、在国内同类产 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用户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市 场竞争力的产品,以及采用国际标准、ISO9001、ISO14001等系列国 家标准的新产品,应积极为其进入市场提供便利条件和必要的支持。   第十五条 零售商应当参照DB11/T209-2003《商业、服务业服务质 量》(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的服务人员、服务操作、服务设施、服务环境、商品 (服务)质量管理和服务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为供货商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十六条 支持和鼓励行业协会依据本规范制定进货交易行为行业公约,构筑覆盖 本市流通领域的诚信自律体系,建立行业内部约束机制、惩戒机制,督促本规范的实 施。   (一)制定本市《零售商信用等级自律分类规范》,完善企业资质信用、经营商 品信用、服务规范信用、合同履行信用、内部管理信用等方面的项目标准。   (二)建立零售商信用档案,及时、准确、全面的记载和反映零售商信用状况, 通过行检、行评,将零售商进货交易行为纳入信用等级的评定范围,信用等级将作为 零售商融资信贷、经济往来、申报信用企业、名牌企业、服务名牌认定的主要依据。   (三)建立信用信息网络平台,向供货商、消费者及社会各界公示零售商信用情 况。   第十七条 政府商务等职能部门要发挥“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作用,通过警 示信息对查处的零售商违法经营行为和失信行为向社会公示。   第十八条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借助社会舆论对进货交易活动中不规范 的行为进行评论,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的力度。   第十九条 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诚信兴商”活动的宣传教育,积极推动本规范的 试行,要引导零售商参与北京市“守信企业”公示活动。   政府职能部门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各自职能,加强对商售商进货交易行 为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零售商与供货商在履行进货交易合同中出现争议时,可协商和解,协商 不成的,依据合同约定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一条 本规范为零售商进货交易行为的基本规范,鼓励零售商按照法律、法 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严于本规范的履约信用标准。   第二十二条 本规范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