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新技术及其产品认定的原则和目录(第二期)
颁布时间:1998-12-17
1998年12月
高新技术及其产品认定的原则
1.本原则和目录适用于北京行政区域内的新技术企业。
2.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应符合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方向或有所创新,符合市场需
求趋势或社会进步的需要。
3.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地区的产业发展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和
政策、技术装备政策、产品结构调整方向、老企业的改造方向。
4.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应能够形成规模生产或产业,并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或环境效益。
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科学技术水平应达到当代国际水平、国内先进水平、或者填
补国内空白。
5.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应体现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基本特征。具有创新性、高
渗透性和辐射性。能够推动传统产品更新换代或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开拓新兴产
业。有条件进入国际市场或替代进口产品。
6. 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在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须有利于首都的环
境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目录
一、 微电子与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品
(一) 计算机及相关产品
1 大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并行机、容错机、工作站、服务器
2 新型微型计算机
3 便携计算机
4 仿真机
5 工业控制机及专用系统
(二) 计算机外部设备
1 新型存储设备
2 新型输入/输出设备
3 新型打印终端
4 自动绘图仪
5 座标数字化仪
6 语音输入/输出设备
7 自动扫描输入设备
8 计算机板卡
9 智能化电源系统
10 其它新型计算机外围设备
(三) 信息处理设备
1 办公自动化设备与系统
2 自动排版、激光照排设备与系统
3 图列、图像处理设备
4 文字、语音、印鉴、图像识别、处理设备
5 其它新型信息处理设备
(四) 计算机网络设备及产品
1 网络互连设备
2 网络接入设备
3 网络操作系统
4 网络管理系统
5 网络安全生产系统
6 网络检测设备
7 其它网络系统专用设备
(五) 计算机软件
1 系统软件
2 应用软件
3 中间件及支持软件
4 工具及辅助类软件
5 仿真软件与控制软件
6 专家系统、决策系统等智能软件
7 网络软件
8 安全与保密软件
9 软件自动生成系统
10 数据库及其应用软件
(六)微电子、电子元器件
1 集成电路:
存储电路、微处理器、专用电路、微波电路、通用线性和逻辑电路、智能功率电路
2 微封装及混合集成电路
3 新型电真空器件
4 新型半导体器件及微电子光学机电系统
5 微波功率器件
6 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7 片式电子元器件及表面组装电子元器件
8 各种新型、微型传感元器件
9 新型光电子及光通讯元器件
10 显示器件
11 其它新型微电子、电子元器件
(七)广播电视设备
1 数字电视设备
2 数字电视接收机、平板电视机
3 有线电视系统设备
4 卫星电视接收设备
5 图文电视设备
6 数字视频、音频节目制作设备
7 全固态数字电视发射设备
8 数字音像设备
9 光盘机
10 大屏幕彩色显示系统
11 其它新型广播电视设备
(八)通信设备
1 高性能数字程控交换机
2 计算机通信及数据传输设备
3 数字移动通信设备
4 数字卫星通信设备
5 卫星定位及导航系统
6 数字微波通信设备
7 大容量光纤通信设备
8 多媒体通信终端
9 无线与有线接入设备
10 综合业务数字网通讯设备
11 网络系统互联及通讯设备
12 雷达设备
13 其它新型通讯设备
(九)人工智能产品
1 声、文、图生成、识别与处理系统
2 虚拟现实装备与系统
3 数字采掘系统
4 视觉检测设备与系统
5 其它人工智能设备与系统
二、新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品
(一)基因工程产品
1 基因工程疫苗
2 基因工程诊断和治疗用药物
3 DNA探针与基固诊断用药物
4 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
5 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种
6 新型农用基因工程产品
7 转基因植物及转基因动物
(二)细胞工程产品
1 药用动植物细胞工程产品
2 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与试剂盒
3 单克隆抗体偶联导向药物
4 动植物细胞或组织大规模培养
5 细胞固定化技术及设备
6 动植物细胞工程育种
7 动植物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
(三)酶工程产品
1 酶诊断试剂及酶用试剂盒
2 医用药用酶
3 食品加工用新型食品级酶制剂
4 新型、高效工业用酶制剂
5 酶、辅酶的固定化技术、再生技术及设备
6 酶的二次开发产品
(四)发酵工程产品
1 微生物农药、生物肥料
2 新型食品添加剂
3 新型高效生物饲料及添加剂
4 发酵法制取轻工、化工新产品、新原料
5 新型活性微生物及制品
6 连续发酵技术和设备
(五)生化工程产品及设备
1 各类新型生物反应器
2 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
3 高效分离纯化介质及关键设备
4 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和提取新技术、新设备
5 新型生物、医药培养、制取设备
(六)创新药及新型制剂
1 化学合成、半合成新药
2 天然产物(动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新药及其经修饰的新药
3 采用现代先进工艺制造新型中药制剂
(七)其它生物技术产品
1 新型生物保健品
2 环境治理用生物技术及制品
3 生物技术研究用新型试剂
4 生物技术提取稀有矿物质
5 标准实验动物
6 生物资源优化、储存及综合利用技术及产品
三、新材料技术及其产品
(一)金属材料
1 高炖金属材料
2 纳米金属材料
3 新型金属丝、箔材及异型材
4 非晶、微晶合金
5 记忆合金
6 新型电子材料
7 常温、高温超导材料
8 能源用材料
9 稀土磁性材料
10 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
11 金属纤维及微孔材料
12 触媒材料
13 表面改性与表面处理技术
14 生物医学用金属材料
15 贵金属材料加工
16 特种粉未及粉未冶金制品
17 新型传感材料
18 金属问化合物材料
19 冷、热等静压工艺及技术
20 金属快速凝固技术
21 近净成型加工技术
22 高性能防腐材料及技术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1 高纯、超细粉体材料
2 高性能电子材料
3 高性能功能陶瓷、结构陶瓷
4 高性能陶瓷纤维、玻璃纤维
5 生物医学用无机非金属材料
6 金刚石薄膜
7 超硬材料
8 人工晶体
9 特种玻璃
10 光学纤维
11 新型碳素材料及其制品
12 特种密封、摩擦材料
13 高性能新型建筑材料
14 特种涂料、填料
15 高效过滤材料
16 高性能绝缘、隔热材料
17 新型半导体材料
18 光学显示材料
19 能量储存、转换材料
20 高技术生态建筑材料
(三)有机高分子材料
1 新型工程塑料及合金
2 功能高分子材料
3 有机硅及氟系材料
4 特种合成纤维
5 特种橡胶及密封、阻尼材料
6 液晶材料
7 新型有机涂料和胶粘剂
8 有机分离膜
9 生物医学用高分子材料
10 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
11 新型高分子建筑材料
12 新型高分子组合材料
13 高分子材料防老化及再生技术
(四)复合材料
1 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及碳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2 复合材料用增强体
3 复合材料用基体
4 复合材料制品成型用特种辅助材料
(五)材料的检测与评价新技术
四、光电子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真产品
(一)光电子元器件及其产品
1 新型激光器
2 激光全息照相系统
3 光存储器
4 新型光电发光管、光电探测器
5 集成光学产品
6 平板显示器、大屏幕与高清晰度彩色显像管
7 微光、红外及热成像装置
8 激光测量仪器
(二)先进制造技术设备
1 柔性和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
2 变频调速装置、伺服控制系统、直线伺服单元及中高档数控系统
3 新型数显装置
4 昏性能数控机床、加工中心
5 精密成型加工技术、设备及产品
6 昏性能材料表面处理及改性设备
7 新型的激光加工设备
8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
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数控程序编制(NCP)、加工仿真器
9 高速和超高速切削设备
10 柔性夹具、柔性夹具工作站
11 新产品开发的创新技术及质量工程技术
(三)机电基础件
1 高性能的机械基础件:轴承、直线(滚动)导轨、滚动丝杠(大螺距)、陶瓷
轴承、陶瓷导轨、石制导轨、石制工作台
2 新型低压、高压电器,功率器件
3 新型功率直线电机、步进电机、交流伺服电机
4 精密模具、大型覆盖件模具
5 新型刀具、磨具、刃具
6 组合夹具、组合量具基础件
7 新型气动、液压阀、泵、滤清装置
(四)仪器仪表
1 新型传感器
2 精密仪器仪表元器件
3 新型自动化仪器及装置
4 智能化专用仪器仪表
5 新型科学测试仪器、分析仪器
6 新型实验机及模拟仪器
7 先进摄影器材、复印机械及缩微系统
(五)监控设备及控制系统
1 中高档可编程序控制器及接口技术
2 集散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
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4 电力调度与管理自动化系统
5 防火、防爆报警探测器及控制系统
6 防盗报警探测器及控制系统
7 交通运输自动化监测与管理系统
8 新型电视监控系统
9 楼宇自动化系统
10 其它智能化控制器
(六)医疗器械
1 射线、超声、红外、核磁共振、CT等成像诊断设备,医用数字图像设备
2 射线、超声、红外、激光、电磁波等治疗装置
3 医用生物化学检测与分析仪器
4 生物电信号检测、临床监护设备及电子医疗仪器
5 新型中医诊断与治疗仪器
6 社区及家庭用小型生理参数检测仪器
7 其它高技术医疗器械(包括生物材料人工脏器及体外循环设备等)
(七)机器人
1 工业机器人
2 医用机器人
3 服务机器人
4 微机器人
5 水下机器人
6 机器人化机器(智能机器)
五、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及其产品
(一)新能源
1 高效太阳集热器及应用系统
2 太阳电池及应用系统
3 大型风力发电机
4 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及产品
5 新型液化燃气存贮技术及设备
6 新型制氢和贮氢技术和设备
7 新型高能蓄电池
8 地热、海洋能应用技术
9 燃料电池
10 其它新能源技术
(二)高效节能
1 高效集中供热及热力管网智能调节和监控设备
2 高效流化床工业锅炉
3 新型工业窑炉及锅炉燃烧装置及高温耐火纤维
4 新型余能回收装置
5 新型节能风机、水泵、油泵
6 新型高效压缩机
7 节能型空气分离设备
8 节能型空调器、冷藏柜、高效制冷机
9 新型高效电动机调速技术与装置
10 逆变式电焊机
11 高功率和超高功率大吨位直流电弧炉
12 低损耗电力变压器
13 节能照明产品
14 电力电子技术节能产品
15 新型节能内燃机
16 新型节水设备
17 节能计量仪器仪表与自控装置
18 高效热交换装置、高性能热泵及热管技术与设备
19 节能材料
20 蓄能调峰技术及设备
21 汽车节能技术及产品
22 其它新型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技术及产品
六、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技术及其产品
(一)大气污染防治设备
1 高效能、多功能、低能耗(除尘、脱氮、脱硫、防爆)除尘器,高效烟气脱硫
及脱硫渣回收利用技术与装置
2 新型工业废气净化回收装置
3 高效汽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及系统
4 高效节能减污装置
5 脱氮及低氮燃烧装置,如低氮燃烧器等其他减污装置
(二)水体污染防治设备
1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再利用设备
2 工业废水处理、净化及循环利用设备
3 新型饮用水净化装置
4 水资源水质保护及监测、控制系统新装置
5 地下水污染防治及水质恢复技术、产品
6 高固含物(废液、污泥等)处理、利用、处置技术
7 城市污水和特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无毒、无污染的沉淀剂、絮凝剂、氧化剂、
脱色剂的研制、生产
(三)新型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
1 固体废弃物分离、分选、处理(及燃烧)设备
2 危险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处置设备
3 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系统及资源化技术与设备
(四)新型高效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和放射性污染防治系统技术及设备
(五)先进环保监测仪器
1 环境大气和气体污染源监测仪器
2 环境水质和污染源水质监测仪器
3 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及危险废弃物)堆放场、填埋场、焚烧场的监测仪器
4 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和放射线监测仪器
5 (废气、废水)总量控制在线监测仪
(六) 环保用新材料及药剂产品
(七) 环境生态保护及恢复工程的技术与装备
(八) 新型、高效清洁能源应用技术
七、地球、空间、海洋技术及其产品
(一) 能源、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
1 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勘查开发技术及设备
2 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及设备
3 稀、贵金属勘查开发技术及设备
4 矿业生物工程技术及设备
5 地下水、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技术及设备
6 分析测试与选、冶技术及设备
(二)固体地球观测。实验设备
1 地球物理场观测新型传感器、测试系统及层析成象设备
2 物探、化探仪器、设备及资料智能化解释系统
3 高温高压实验新设备及新材料
4 大地测量新技术及其设备
(三)对地观测技术、设备
1 大气遥感观测技术及设备
2 国土资源遥感探测技术
3 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资源调查技术
4 遥感测绘技术及其产品
(四)空间(及空间有效载荷)技术及产品
1 空间环境参数探测技术
2 微小卫星技术及其产品
3 平流层气球平台技术及产品
4 全球定位系统(GPS)空间导航技术应用及产品
5 微波遥感技术及产品
6 空间微重力的应用技术及产品
(五)海洋遥测技术及设备
1 海洋动力要素水声遥测技术及设备
2 海底地形、地貌和沉积层水声遥测技术
3 水声通信技术及设备
4 海底地震观测技术及设备
(六)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及产品
1 生物监测技术及产品
2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及产品
(七)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新技术及产品
(八)大型岩土工程开发技术及设备
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及设备
2 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3 滑坡、泥石流监测及防治技术
八、核应用技术及其产品
(一)核辐射产品
1 同位素放射源及其生产装置
2 中子、电子、T等辐射技术及装置
3 辐射防护材料、仪器及装置
(二)辐射加工产品
(三)同位素及其应用产品
1 同位素产品(含标记化合物、体内外药物等)
2 同位素分离及生产装置
3 同位素仪器仪表
(四)核材料
1 铀、铀合金及铀化合物
2 核燃料,核燃料元件、组件及其生产装置
3 其它核材料
(五)加速器及配套装置(含离子源)
(六)核探测器件和核电子产品
(七)核物理和核化学实验仪器及设备
(八)核医学诊断及治疗仪器和设备
(九)核反应堆及其配套装置
1 研究性核反应堆
2 核动力装置
(十)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和设备
九、其它与上述八大领域配套的相关技术及其产品,以及适合首都特点的其它高
新技术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