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财政法规 > 正文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严禁截留和挪用学校收费收入加强学校收费资金管理的通知

财综[2003]94号颁布时间:2003-12-30

     2003年12月30日 财综[2003]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教育局:   近年来,一些地方反映,基层政府或有关部门挤占、截留、平调学校学杂费等学 校收费资金,用于平衡财政预算或统筹用于教育行政开支;有些学校将收费资金私设 “小金库”、滥发奖金、津贴、组织公费旅游,甚至用于购买股票和开发房地产,导 致学校经费运转困难,影响教育事业正常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 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03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03]59号)和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决纠正挤占、 截留、平调、统筹、挪用学校收费资金行为,加强学校收费资金管理,确保学校收费 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学校收费资金管理范围。根据《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颁发 义务教育等四个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财[1996]101号]规定 和近几年学校收费改革政策,学校收费资金管理范围为:   (一)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小学、初级中学(含完全中学的 初中部)、初级职业中学和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按照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收取的杂费(含实行“一费制”学校的杂费)、借读费、住宿费 收入。   (二)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普通高级中学,包括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完全中学 的高中部、初中学校附设的高中班,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收取的学 费、择校费、住宿费收入。   (三)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包括职业高中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 校(含中等师范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附设的各种职业高中班,按照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收取的学费、住宿费、 委托培养费、培训班培训费收入。   (四)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高等学校,包括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收取的 学费、住宿费、委托培养费、短训班培训费收入。   (五)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函大、夜大、电大、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学校,按 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收取的学费、 委托培养费、短训班培训费收入。   (六)上述各类学校在合作办学过程中,按照财政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 政部门规定取得的学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分成收入。   二、深化学校收费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学校收费资金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全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或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应当 按照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将学校收费资金逐步纳入收入收 缴改革范围。学校收费资金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的具体办法。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 定执行。   学校收费资金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或国库后,应当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并按照 规定程序报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科学合理地核定学校预算支出,严格按照批复的预 算以及规定的时间及时足额核拨学校经费;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在加强学校收费资金管理的同时,要确保正常教育开支需要。各级政 府举办的各类学校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支出项目安排和使用资金,不得随 意调整支出预算。   三、确保学校收费资金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发展。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学校收费 资金必须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其中: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借读费收入要全部用于补 充学校公用经费不足,不得用于教职工工资、津贴、福利、基建等项开支;普通高级 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函大、夜大、电大、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学校的 学费等收入统筹用于办学支出。各级财政部门不得将学校收费资金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也不得以任何形式集中学校收费资金,严禁挤占、截留、平调、统筹、挪用学校收费 资金。现行一些地方财政部门按比例集中学校收费资金以及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学 校收费资金的做法,要立即予以纠正。   严禁将学校收费资金转交非财务机构管理、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 存,严禁用学校收费资金搞房地产开发、股票、期货交易,以及滥发奖金、实物或组 织公费旅游等。学校收费资金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的,要按国家规定立项,纳入国家基 本建设投资计划,并按计划部门确定的投资计划和工程进度分期拨付。学校收费资金 用于政府采购范围的支出,要按规定的政府采购程序办理。   四、加强学校收费票据管理。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学校按照国家规定收取行政事 业性收费,应当按财务隶属关系分别使用财政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 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一)中央管理的各类学校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应当按照规定到财政部收费票 据监管中心购领财政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中央管理的各类学校首次办 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购领手续,须事先向财政部收费票据监管中心提出购领申请, 填写“中央单位收费票据购领申请书”。同时,在办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购领申请 手续时,应提交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批准收费的文件复印件,并出示价格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经财政部收费票据监管 中心审核符合规定后,发给“中央单位收费票据购领证”,并凭证购领有关票据。中 央管理的各类学校应当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登记制度,设置票据登记簿,定期向 财政部收费票据监管中心提供票据购领、使用、结存等情况。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不 得与其他票据互相串用,也不得转让或转借。已开具的票据存根,应当保存5年,存 档备查。保存期满或其他需要销毁的票据,应当登记造册,经财政部收费票据监管中 心核准后统一销毁。   (二)地方管理的各类学校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应当按规定使用省、自治区、 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票据的具体购领、使用、管理和核 销等办法,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规定执行。   五、建立健全对学校收费资金的监督检查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 督促各类学校建立健全学校收费公示制度,健全对学校收费资金收支的监督检查制度。 除要加强对各类学校收费资金的日常监督检查以外,还要按照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 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暂行办法》(财综[2002]38号)规定,将学 校收费资金收支纳入年度稽查范围。要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确保学校收费资金 按照规定管理和使用,努力提高学校收费资金使用效益。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对学校收费的巡查制度,在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后,要 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收费执行情况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当从严查处,决不姑 息迁就。要建立学校收费投诉电话和举报制度,及时查处学校各种乱收费行为。   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学校收费公示制度,在 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前,在学校内公示本学校收费的项目和标准,自觉开展学校收费 自查自纠活动,确保学校收费合法、公开、透明,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同时,要加 强各类学校的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及时纠正各种违反教育收费政策和“收支两条线” 管理规定的行为。   对违反学校收费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以及截留、挤占、平调、挪用、 集中学校收费资金的行为,除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 发[1987]58号)、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暂 行办法》(财综[2002]38号)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 定》(财综字[1998]104号)规定进行经济处罚外,还要按照《违反行政事 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 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追究有关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本《通知》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