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1-12-23
今年以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逐步进入经济复苏轨道。然而,在疫情的反复侵袭下,日本始终难逃衰退命运。日本内阁府本月公布的二次统计报告显示,今年日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9%,按年率计算降幅为3.6%。疫情背景下,个人消费及公共投资降幅增大成为三季度实际GDP数据下调的主要原因,同时,全球性的芯片短缺仍在持续打击企业家信心。如何带领日本经济稳定复苏已成为新任首相岸田文雄一大重任。
为提振经济,岸田文雄计划推出数十万亿日元的新经济政策、建立“新资本主义”,并全力应对严峻的疫情。为实现这些目标,日本政府本财年(截至2022年3月底)进一步追加36万亿日元补充预算案。本周,该提案已正式通过日本国会审议并进入实施阶段。然而,让人忧虑的是,这份日本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补充预算案可能进一步加重该国本就沉重的财政负担。与此同时,岸田文雄的新政能否让日本经济焕发生机仍待观察。
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国内消费和国际贸易是左右日本经济走势的两大因素。然而,在疫情的反复侵扰下,二者的恢复情况并不乐观。今年三季度,由于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快速传播,日本疫情较为严重。东京、大阪等主要城市陆续进入了紧急状态,旅行、就餐等需求低迷,受此影响,居民消费大幅下滑,环比萎缩1.1%。由于防疫隔离措施,东京奥运会的举办也没能如预期般带来消费的增长。进入四季度后,日本疫情有所缓和,居民消费正在逐步恢复。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再次为日本经济增添了不确定性。
11月30日,日本发现首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后,岸田文雄当即宣布自11月30日起原则上停止外国人入境,但日本人及其配偶和有日本居留资格的外国人返回日本等情况除外,该规定期限暂定为一个月。至于此次入境限制措施何时结束,岸田文雄表示,将等到新年假期结束后再决定是否延长其实施的边境管制措施,而新的防疫限制措施料将对经济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日本贸易收支连续4个月逆差。日本财务省12月16日公布的贸易统计结果显示,由于国际市场资源类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日元较去年同期大幅贬值,日本能源类商品进口增幅显著,日本连续4个月呈现贸易逆差,11月逆差额达9548亿日元。当月原油、天然气、煤炭进口额增幅均超过120%。日本央行在最新版《经济与物价形势展望报告》中再度下调对本财年经济增长的预测,预测2021年度日本的实际GDP将较上年度增长3.4%,与此前预测相比下调0.4%,这也是日本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对本财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日本经济再生大臣山际大志郎表示,GDP下行的主要原因是疫情使得9月紧急状态期间消费疲软、半导体短缺以及东南亚疫情蔓延导致的零部件供应不足和资源价格上涨。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日本经济前景的看法更为悲观,预测日本2021年实际经济增长率仅为2.4%,大幅落后于全球经济平均增速。
经济刺激计划加大财政负担
实际上,除了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当前日本经济还面临着诸如老龄化加速、贫富差距扩大、企业不断向海外转移带来的国内产业空心化、国内需求长期低迷等社会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岸田文雄11月提出了55.7万亿日元的史上最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此轮经济刺激计划着眼于疫情防控,将向遭受疫情打击的中小企业发放最多250万日元“业务复苏支援金”,重启旅游、餐饮等消费的政府支援项目,构建国内疫苗研发、生产和稳定供应体制。与此同时,为实现“新资本主义”重新分配财富的目标,刺激计划还将包括基础设施维护、老化重要设施的修缮保护以及提高保育士、幼儿园教师以及介护、残疾人和福利机构人员工资,强化对提高员工工资企业的税收支援等。
“没有分配就没有经济增长。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有关经济增长和分配的良性循环,并把其成果传递到日本的每个角落。”岸田文雄说,“希望通过出台新经济措施,尽可能地提高日本国民的收入。”事实上,分配不均一直以来都是日本社会的顽疾。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在过去30年,日本的平均工资与美国、德国等国家相比一直停滞不前。生产力指标的进步也很有限,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所波动,目前与1994年处于同一水平。日本政府预测,该计划将推动日本GDP实现5.6%的增长。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在疫情已经缓解的情况下,大规模财政支出缺乏实效性,难以起到刺激经济复苏的作用,还可能进一步恶化财政状况。为给经济刺激计划“买单”,日本国会本周已通过了2021财年补充预算案,这项补充预算案规模约36万亿日元,为日本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补充预算案。由此,日本本财年财政预算支出总额达142.5992万亿日元。同时,随着补充预算案的通过,日本政府本财年新发国债规模也将达到65万亿日元的历史性新高。